[發明專利]一種烷基酯法合成草甘膦水解工藝的改進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26072.3 | 申請日: | 2012-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210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 發明(設計)人: | 蔣兆;臺玉紅;畢茜茜;王勝藍;徐高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F9/38 | 分類號: | C07F9/3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 地址: | 20009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烷基 合成 草甘膦 水解 工藝 改進 方法 | ||
1.一種烷基脂法合成草甘膦水解工藝的改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在40~50℃下,將多聚甲醛,甲醇和三乙胺三者作為物料,投入反應釜中,然后攪拌;
步驟2,攪拌一段時間,待所述反應釜中的所述物料變澄清后,邊攪拌邊向所述反應釜中加入甘氨酸,記此時反應釜中的全部物質為第一混合物;
步驟3,攪拌一定時間,待所述第一混合物變為澄清后,邊攪拌邊往所述反應釜中加入亞磷酸二甲酯,然后通過溫度調節裝置使所述反應釜升溫至50~60℃,保溫50分鐘;
步驟4,通過溫度調節裝置將所述反應釜降溫至30℃,在攪拌下往所述反應釜中加入適量鹽酸;
步驟5,攪拌30分鐘后,通過所述溫度調節裝置使所述反應釜緩慢升溫至75~90℃,蒸發出甲醇;
步驟6,待所述甲醇全部蒸發后,通過所述溫度調節裝置使所述反應釜升溫至110~125℃;
步驟7,然后再向所述反應釜中加水,使所述反應釜降溫至70℃以下,再用冷水外冷卻所述反應釜,使所述反應釜繼續降溫至10℃以下;
步驟8,邊攪拌邊向所述反應釜中加入一定量的三乙胺,并控制該過程中溫度始終在15~25℃范圍之內,使所述反應釜中的全部物質的PH值在0.5~1.5范圍之間,此時就達到反應終點,記此時所述反應釜中的全部物質為第二混合物;
步驟9,將所述第二混合物轉移至結晶釜內,在慢速攪拌的同時,打開所述結晶釜夾套的冷卻用水,通過所述溫度調節裝置將所述結晶釜溫度降至10℃以下,使所述第二混合物結晶;
步驟10,所述全部物質結晶一段時間后,將結晶后的產物過濾,得到晶體及濾液,然后對所述晶體進行洗滌、烘干,得到的濾餅即為草甘膦原藥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解工藝的改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步驟8中的所述三乙胺需緩慢滴加。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解工藝的改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步驟10中的所述第二混合物的所述結晶時間大于8個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理工大學,未經上海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2607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