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離心式酸洗機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25682.1 | 申請日: | 2012-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873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陶勇;劉福田;王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材高新江蘇硅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33/12 | 分類號: | C01B33/12 |
| 代理公司: | 江蘇銀創律師事務所 32242 | 代理人: | 王紀營 |
| 地址: | 222301 江蘇省連云港***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離心 酸洗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石英砂酸洗設備,具體是自動化酸洗、清洗和脫水的三合一的離心式酸洗機。
背景技術
為滿足高純度石英材料的使用要求,一般要對石英砂進行酸洗以除去石英礦物中的鐵質雜質。多年來,石英砂的酸洗作業方式比較落后,大多數企業采用靜態酸泡的除鐵方式,這種方式處理時間長,勞動強度大,效率低,脫水不完全,還需要增加烘干工藝,消耗電能,而且處理后的石英砂產品質量不能穩定控制。目前,也有一些動態酸洗裝置出現,大多數是通過機械攪拌來實現的,由于石英砂硬度大,對攪拌裝置的磨損大,且容易對石英砂造成二次污染,并且這種裝置結構復雜,操作繁瑣,不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酸洗效果好,脫水完全的動態離心式酸洗機。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離心式酸洗機,包括桶蓋、外桶、內桶、底座、圓錐齒輪、雙向電動機、傳送皮帶。外桶位于底座上,其底部包括出水口。桶蓋位于外桶上,包括進水口和進酸口。內桶位于外桶內部,內桶和外桶之間包括夾層,內桶壁包括篩孔。外桶和內桶都為圓柱體結構。圓錐齒輪和內桶同軸,且和內桶底部相連,支撐內桶底部和外桶底部分離。雙向電動機的轉軸通過傳送皮帶和圓錐齒輪的底部相連。進水口包括進水控制閥,進酸口包括進酸控制閥,出水口包括出水控制閥。雙向電動機通過傳送皮帶帶動圓錐齒輪,并進一步帶動內桶做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篩孔的孔徑60目以上,即直徑不大于250微米。單位面積篩孔的數量根據篩孔的孔徑確定,相當于同等網篩篩孔數目的十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內桶采用耐酸耐磨的材料制成,外桶采用耐酸材料制成。
進一步為了達到更好攪拌的目的,內桶底部包括波輪裝置。
進一步,上述的離心式酸洗機還包括控制裝置,所述的進水控制閥、進酸控制閥、出水控制閥是電動的,由控制裝置通過控制電路控制。控制裝置通過控制進水控制閥、進酸控制閥、出水控制閥的開啟閉合,進而控制進水、進酸、出水。控制裝置通過控制電路還控制雙向電動機的轉動,可以控制電動機順時針轉動或逆時針轉動或高速轉動。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包括:
1、本發明結構簡單,采用模塊設計,安裝和維護方便。
2、本發明集酸洗、清洗和脫水三合一的功效,在程序化控制下,酸洗、清洗和脫水可以一鍵完成。
3、本發明通過更換不同篩孔孔徑的內桶可以篩分不同粒徑石英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簡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和實施例4內桶底部波輪結構圖。
圖中,1、桶蓋;2、外桶;3、內桶;4、底座;5、圓錐齒輪;6、雙向電動機;7、進水口;8進酸口;9、出水口;10、傳送皮帶;11、內桶壁的篩孔;12、內桶和外桶之間的夾層;31、內桶底部;32、波輪輻條;33、輻條間隔部;34、波輪輻條根部;35、波輪輻條邊緣;51、圓錐齒輪的底部;52圓錐齒輪的頂部;61、雙向電動機的轉軸;71、進水控制閥;81、進酸控制閥;91、出水控制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離心式酸洗機,包括桶蓋1、外桶2、內桶3、底座4、圓錐齒輪5、雙向電動機6、傳送皮帶10;外桶2位于底座4上,其底部包括出水口9;桶蓋1位于外桶2上,包括進水口7和進酸口8;內桶3位于外桶2內部,內桶3和外桶2之間包括夾層12,內桶3壁包括篩孔11;外桶2和內桶3為圓柱體;圓錐齒輪5和內桶3同軸,且和內桶3底部相連,圓錐齒輪5支撐內桶3和外桶2的底部分離;雙向電動機6的轉軸61通過傳送皮帶10和圓錐齒輪5的底部51相連;進水口7包括進水控制閥71,進酸口8包括進酸控制閥81,出水口9包括出水控制閥91。外桶直徑為1.5米、高為1.2米。內桶直徑為1.2米,高為0.8米。篩孔的孔徑為60目,即直徑為250微米。每平方厘米篩孔的數量為4個,相當于60目網篩篩孔數目的五分之二。內桶采用耐酸耐磨的聚四氟乙烯制造,外桶采用鋼材料,內壁涂有聚四氟乙烯層。進水控制閥,酸控制閥,出水控制閥的開啟閉合為手工控制,雙向電動機通過手工控制開關調整轉速和轉向。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材高新江蘇硅材料有限公司,未經中材高新江蘇硅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2568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