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行為流生態系統架構的發動機產品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25535.4 | 申請日: | 2012-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028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明(設計)人: | 郝泳濤;樓狄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偉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行為 生態系統 架構 發動機 產品設計 方法 | ||
1.一種基于行為流生態系統架構的發動機產品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行為流生態系統架構的發動機產品設計方法包括:
1)在行為流生態系統架構下定義由至少一個行為元組成的多個行為群落;
2)通過混合Petri網建立產品行為流生態系統模型,而完成行為群落之間信息傳遞;
以及
3)依據設計動力學規則,將產品的行為流變化結合物質狀態信息,映射產品的功能以及結構,最終形成產品的具體構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為流生態系統架構的發動機產品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態系統架構包括由行為層、自行為層分別向外映射的功能層與結構層構成的縱向部分以及由所述行為層、功能層與結構層各自的演變過程構成的橫向部分,其中,行為層到功能層的映射是從產品的行為-功能的客觀到主觀的映射實現,而行為層到結構層的映射是從產品的行為-結構映射后產品行為的物質實現。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行為流生態系統架構的發動機產品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為層的演變過程是從不可再分的行為元迭代匯聚成行為群落,再由行為群落與同層次的物質狀態進行結合,通過生態系統中的物質轉換、信息傳遞以及能量流動,得到生態系統的目標狀態的過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行為流生態系統架構的發動機產品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層的演變過程是從初始的功能元形成子功能,再由各種子功能最后形成總功能的過程。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行為流生態系統架構的發動機產品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構層的演變過程是由產品結構單元庫從抽象到具體的不斷細化,最后形成產品具體構造的過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為流生態系統架構的發動機產品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設計動力學規則是在滿足設計熵增加的情況下,設計動力勢能與局部聚合勢能保持守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2553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組合式地波雷達發射天線
- 下一篇:無線通信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