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偏氟乙烯/鈦酸鋇復合膜材料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25038.4 | 申請日: | 2012-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363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艷霞;謝金龍;王旭升;初振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J5/18 | 分類號: | C08J5/18;C08L27/16;C08K9/04;C08K3/24;H01G4/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 31219 | 代理人: | 許亦琳;余明偉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偏氟 乙烯 鈦酸鋇 復合 材料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聚偏氟乙烯/鈦酸鋇復合膜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清洗ITO玻璃基片,然后在烘箱中加熱到適宜溫度;
(2)鈦酸鋇表面改性,包括以下步驟:
a、將BT納米顆粒置于IPA中,攪拌后進行多次不連續超聲處理,然后靜置;
b、取上層未沉積的BT納米顆粒與IPA的混合物,加入IPA至混合物總體積為400ml;
c、攪拌下加入NDZ101,攪拌混合后進行不連續超聲處理;
d、連續多次重復c過程;
e、繼續對步驟d得到的混合物進行攪拌;
f、靜置,然后對上層混合物進行離心處理;
g、在離心后的BT納米顆粒中加入IPA,超聲清洗,洗去未能與BT納米顆粒結合的NDZ101;
h、再次離心分離、烘干,得到表面改性的BT納米顆粒;
(3)在步驟(2)所得的表面改性的BT納米顆粒中加入IPA,不連續超聲后攪拌;
(4)然后加入PVDF,再次進行不連續超聲處理后攪拌;
(5)攪拌下加入DMF,然后進行不連續超聲處理后攪拌;
(6)然后升高溫度進行恒溫攪拌,蒸發掉混合物中的IPA;
(7)在混合物體積為原來一半時,進行不連續水浴超聲處理;
(8)IPA揮發完全后,將步驟(1)的ITO玻璃基片放在恒溫磁力拌器上保溫,使得ITO玻璃基片與恒溫磁力攪拌器保持相同的溫度,然后依次取ITO玻璃基片放入勻膠機中進行甩膜,甩膜完成后再放回恒溫磁力攪拌器上保溫;
(9)將步驟(8)得到的膜迅速置于恒溫烘箱中熱處理,得到所述的聚偏氟乙烯/鈦酸鋇復合膜材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偏氟乙烯/鈦酸鋇復合膜材料由聚偏氟乙烯和鈦酸鋇兩種組分組成的,其中,鈦酸鋇和聚偏氟乙烯的質量之比為x,0<x≤0.3。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清洗的步驟包括:
(1)在丙酮溶液中超聲清洗3-5min,去離子水沖洗;
(2)在乙醇溶液中超聲清洗3-5min,去離子水沖洗,高純N2吹干表面和背面;
(3)在50-80°C烘箱內烘干水汽,約20min。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步驟a中:IPA的用量為100-150ml每克BT納米顆粒;所述攪拌的時間為10-20min;所述多次不連續超聲處理的過程為每攪拌10-20min后進行一輪超聲處理過程,反復2-4輪;每輪超聲處理過程2-3min,即靜置3-6s后超聲3-6s交替進行,連續重復靜置超聲過程10-15次;所述靜置的時間為1-3天;步驟c中:NDZ101的添加量為0.28g每克BT納米顆粒,所述攪拌混合的時間為10-20min;所述不連續超聲處理過程為靜置3-6s后超聲3-6s交替進行,連續重復靜置超聲過程10-15次;步驟d中:所述連續多次重復的次數為2-4次;步驟e中:所述攪拌的時間為0.5-2h;步驟f中:所述靜置的時間為5-10天;步驟g中所述IPA的加入量為150-200ml每克BT納米顆粒,所述超聲清洗的時間為0.5-1h。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IPA的加入量為125ml-750ml每克BT納米顆粒;所述不連續超聲處理過程為靜置3-6s后超聲3-6s交替進行,連續重復靜置超聲過程10-15次;所述攪拌的時間為10-20min;步驟(4)中:所述不連續超聲處理過程靜置3-6s后超聲3-6s交替進行,連續重復靜置超聲過程10-15次;所述攪拌的時間為10-20min。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所述DMF的加入量為8ml每克PVDF;所述不連續超聲處理過程為靜置3-6s后超聲3-6s交替進行,連續重復靜置超聲過程10-15次;所述攪拌的時間為10-20min。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所述恒溫攪拌的溫度為65℃-7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2503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斜盤結構柱塞泵
- 下一篇:制備高級乙醇胺類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