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基于同步載頻移相的干涉檢測裝置與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424562.X | 申請日: | 2012-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547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鐘志;單明廣;郝本功;竇崢;張雅彬;刁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B9/02 | 分類號: | G01B9/0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張宏威 |
| 地址: | 150001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同步 載頻 干涉 檢測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基于同步載頻移相的干涉檢測裝置,它包括光源(1),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偏振片(2)、準直擴束系統(tǒng)(3)、第一偏振分光棱鏡(4)、待測物體(5)、第一反射鏡(6)、第二反射鏡(7)、第二偏振分光棱鏡(8)、λ/4波片(9)、矩形窗口(10)、第一傅里葉透鏡(11)、一維周期光柵(12)、第二傅里葉透鏡(13)、偏振片組(14)、圖像傳感器(15)和計算機(16),其中λ為光源(1)發(fā)射光束的光波長,
光源(1)發(fā)射的光束經(jīng)偏振片(2)入射至準直擴束系統(tǒng)(3)的光接收面,經(jīng)該準直擴束系統(tǒng)(3)準直擴束后的出射光束入射至第一偏振分光棱鏡(4),第一偏振分光棱鏡(4)的反射光束經(jīng)待測物體(5)后入射至第一反射鏡(6),第一反射鏡(6)的反射光束作為物光束入射至第二偏振分光棱鏡(8);
第一偏振分光棱鏡(4)的透射光束經(jīng)第二反射鏡(7)反射后作為參考光束入射至第二偏振分光棱鏡(8);
匯合于第二偏振分光棱鏡(8)的物光束和參考光束經(jīng)過λ/4波片(9)和矩形窗口(10)后入射至第一傅里葉透鏡(11),經(jīng)第一傅里葉透鏡(11)匯聚后的出射光束通過一維周期光柵(12)后入射至第二傅里葉透鏡(13),經(jīng)第二傅里葉透鏡(13)透射后的出射光束入射至偏振片組(14),該偏振片組(14)的出射光束由圖像傳感器(15)的光接收面接收,圖像傳感器(15)的圖像信號輸出端連接計算機(16)的圖像信號輸入端;
以第一傅里葉透鏡(11)光軸的方向為z軸方向建立xyz三維直角坐標系,所述矩形窗口(10)沿垂直于光軸的方向設置,并且沿x軸方向均分為兩個小窗口;
第一傅里葉透鏡(11)和第二傅里葉透鏡(14)的焦距均為f;
矩形窗口(10)位于第一傅里葉透鏡(11)的前焦面上;
一維周期光柵(12)位于第一傅里葉透鏡(11)的后焦f-Δf處并且位于第二傅里葉透鏡(13)的前焦f+Δf處,其中Δf為一維周期光柵(12)的離焦量,Δf大于0并且小于f;
圖像傳感器(15)位于第二傅里葉透鏡(13)的后焦面上;
一維周期光柵(12)的周期d與矩形窗口(10)沿x軸方向的長度D之間滿足關系:d=2λf/D。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步載頻移相的干涉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一維周期光柵(12)為二值一維周期光柵、正弦一維周期光柵或余弦一維周期光柵。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同步載頻移相的干涉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偏振片組(14)由兩片偏振片組成,該兩片偏振片形成1×2陣列,該兩片偏振片的透光軸與x軸分別呈0°和45°。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同步載頻移相的干涉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λ/4波片(9)快軸與x軸呈45°。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基于同步載頻移相的干涉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偏振片(2)的透光軸與x軸呈45°。
6.一種基于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同步載頻移相的干涉檢測裝置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實現(xiàn)過程如下:
打開光源(1),使光源(1)發(fā)射的光束經(jīng)偏振片(2)和準直擴束系統(tǒng)(3)的準直擴束后形成線偏振光,該線偏振光通過第一偏振分光棱鏡(4)后分成物光束和參考光束;
匯合于第二偏振分光棱鏡(8)的物光束和參考光束通過λ/4波片(9)和矩形窗口(10)后,再依次經(jīng)過第一傅里葉透鏡(11)、一維周期光柵(12)、第二傅里葉透鏡(13)和偏振片組(14)后,在圖像傳感器(15)平面上產生干涉圖樣,
將計算機(16)采集獲得的干涉圖樣根據(jù)矩形窗口(10)的小窗口的尺寸分割獲得兩幅干涉圖樣,通過計算得到待測物體(5)的相位分布
其中,O′為待測物體的復振幅分布,Im()表示取虛部,Re()表示取實部,
O′=FT-1{FT{(I1-I2)·RE}·HW},
其中,F(xiàn)T表示傅里葉變換,F(xiàn)T-1表示逆傅里葉變換,HW為低通濾波的傳遞函數(shù),RE為根據(jù)一維周期光柵(12)的離焦量Δf,得到的數(shù)字參考波RE(x,y):
RE(x,y)=exp(-i2πxΔf/f/d),
I1為由偏振片組(14)中一片偏振片濾波得到的干涉圖強度分布,該偏振片的透光軸與x軸呈0°,I2為由偏振片組(14)中另一片偏振片濾波得到的干涉圖強度分布,該另一片偏振片的透光軸與x軸呈45°,
I1(x,y)=|R|2+|O|2+R*O+RO*,
I2(x,y)=|R|2+|O|2+exp(-iα)R*O+exp(iα)RO*,
其中,R表示參考光,R*表示R的復共軛,O表示物光,O*表示O的復共軛,α=π/2為載波相移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程大學,未經(jīng)哈爾濱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24562.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