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管件的制作方法及其液壓成型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24366.2 | 申請日: | 2012-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582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黃永茂;陳敏滄 | 申請(專利權)人: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21D26/047 | 分類號: | B21D26/047;B21D26/033;B21D26/041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作方法 及其 液壓 成型 模具 | ||
1.一種液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成型模具包括:
一下模座,其具有一槽座,所述槽座包含一底部平面與鄰接所述底部平面的二槽座立面;
一下模,設置于所述底部平面,所述下模頂部開設有一容置一胚管的下模穴;
一對上模,分別模合于所述下模頂部,并能夠沿所述下模頂部移動,每一上模的底部分別具有一上模穴,每一上模穴相對于另一上模的一側形成一內縮斜面;
一背壓模,設置于所述一對上模之間,其具有一架體與二抵壓部,所述架體具有一平行于所述胚管軸向的導桿,每一抵壓部具有一導孔,該導孔套入該導桿以供所述二抵壓部相對于所述架體移動,所述二抵壓部的底面抵靠于所述胚管的表面;
一上模座,蓋合于所述下模座上,以限制所述一對上模向所述下模的反方向移動,所述上模座相對應于所述背壓模的位置設有一窗口,以形成所述背壓模向所述下模的反方向移動的空間;以及
一對軸向進給推桿元件,分別封接于所述胚管的端部與所述一對上模,所述一對軸向進給推桿元件具有一流道以引入流體至所述胚管內,并軸向推動所述一對上模相互靠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成型模具,其中所述液壓成型模具更包括二板件,設置于所述下模兩外側與所述二槽座立面之間,所述二板件的相對的一面形成所述一對上模與所述二抵壓部移動時的二引導面,且所述上模座固定所述二板件,以限制所述一對上模向所述下模的反方向移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成型模具,其中所述背壓模更包括二彈性元件,套設于所述架體兩側的所述導桿,且分別介于所述架體與所述二抵壓部之間。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壓成型模具,其中每一彈性元件是一壓縮彈簧。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成型模具,其中所述二抵壓部之間有二彈性元件,且所述二抵壓部的底面之間具有空隙。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成型模具,其中所述架體更包含一鞍部,所述鞍部設置于所述架體底面,且抵靠于所述胚管的表面。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壓成型模具,其中所述鞍部與所述二抵壓部的底面之間具有空隙。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成型模具,其中所述導桿是一圓桿。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成型模具,其中所述槽座的開口向上。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成型模具,其中所述上模座限制所述一對上模向所述下模的反方向移動,即所述上模座限制所述一對上模向上移動;所述窗口形成所述背壓模向所述下模的反方向移動的空間,即所述窗口形成所述背壓模向上移動的空間。
11.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成型模具制作管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所述液壓成型模具,并將一胚管放置于所述下模穴與所述上模穴中;
將流體經由所述流道填滿所述胚管;
對所述流體施以一第一定值壓力;
所述一對軸向進給推桿元件以一推移速度軸向移動所述一對上模并軸向壓迫所述胚管,同時保持所述流體為所述第一定值壓力,所述胚管鼓脹且推升所述背壓模;
所述一對軸向進給推桿元件移動一沖程后停止繼續推移,同時提供所述流體一第二定值壓力,所述第一定值壓力小于所述第二定值壓力;以及
形成所述管件。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作管件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所述管件的步驟之后,執行一脫模步驟,將所述管件從所述液壓成型模具中取出。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作管件的方法,其中,當所述一對軸向進給推桿元件移動所述一對上模時,所述一對上模的內側端面抵觸所述二抵壓部的外側端面,故所述一對上模軸向推動所述二抵壓部沿所述導桿移動,且所述二抵壓部同時受到所述胚管表面向上鼓脹的推力而上升,使所述二抵壓部形成斜上的移動軌跡。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管件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背壓模更包括二彈性元件,套設于所述架體兩側的所述導桿,且分別介于所述架體與所述二抵壓部之間,當該二彈性元件于所述二抵壓部形成斜上的移動軌跡時,可使所述二抵壓部持續抵靠所述一對上模。
15.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管件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胚管是一金屬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未經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2436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交流電零火線防錯接檢測電路
- 下一篇:電連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