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210423695.5 | 申請日: | 2012-10-30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345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發明(設計)人: | 包興國;張久東;王建成;盧秉林;楊文玉;胡志橋;李全福;曹衛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與節水農業研究所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高松 |
地址: | 730070 ***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馬鈴薯 間作 綠肥 種植 方法 | ||
1.一種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在壟上種植馬鈴薯的前期,在壟溝種植豆科綠肥,所述豆科綠肥為隴碗2號針葉豌豆或土庫曼毛苕子;在所述豆科綠肥收割后,收割留茬或全部翻壓以作綠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隴碗2號針葉豌豆的播種量為7.5-10千克每畝,所述土庫曼毛苕子的播種量為1.5-2.5千克每畝。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隴碗2號針葉豌豆的播種量為8.5千克每畝,所述土庫曼毛苕子的播種量為2千克每畝。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壟寬60厘米,所述壟溝寬30厘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科綠肥在壟溝中間作兩行,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豆科綠肥苗高5-7厘米時,中耕除草1?次。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科綠肥收割留茬15-20厘米。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隴碗2號針葉豌豆在鼓莢期收割,所述土庫曼毛苕子在初花期收割。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豆科綠肥收割后還包括隨即灌水的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與節水農業研究所,未經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與節水農業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23695.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