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態氮肥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23373.0 | 申請日: | 2012-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361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勝;趙琳麗;鄧坤;鄭向陽;王成志;徐恩靜;劉其春;趙國昌;李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文勝肥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G3/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6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態 氮肥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態氮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農民常用的氮肥主要是尿素和碳銨,尿素和碳銨由于化學性質不穩定和不合理的使用,利用率非常低,造成資源、能源的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尿素是最主要的氮肥品種,使用量占氮肥總量的60%以上。尿素是酰胺態氮肥,含氮量高達46%,不板結、不鹽堿化、不酸化土壤,適用于多種作物和土壤。但是施入土壤以后,有的轉化為硝態氮或氣態氮極易損失,尿素的當季利用率一般只有30%左右。提高尿素的利用率,是利國利民的戰略舉措。因此,需要研制出一種性能穩定不易流失、發揮作用又快的新型肥料。
發明內容
為了延長尿素的肥效,提高氮肥的利用率,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態氮肥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采用酸水解羽毛等生成氨基酸,然后對中、微量元素進行螯合,羧甲基纖維素增加了其螯合結構,有利于中、微量元素有效利用,減少了中、微量元素的無效釋放;其中加入白楊樹根皮、薰衣草、泡桐樹皮、半截葉和藤蘿,有效減少了土壤病蟲害,本發明肥料能明顯提高肥效利用率,可以一次施肥,緩慢有效釋放,可以減少施肥頻度,減少肥料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生態氮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尿素60-80、氯化銨13-15、動物毛發、羽毛5-7、泥炭20-30、改性陶土14-16、一水硫酸鋅0.6-0.8、微量元素肥料0.2-0.4、硫酸亞鐵3-8、甲殼素23-28、改性納米碳2-4、白楊樹根皮2-4、薰衣草2-4、泡桐樹皮4-6、半截葉3-5和藤蘿2-4。
生態氮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尿素70、氯化銨14、動物毛發、羽毛6、泥炭25、改性陶土15、一水硫酸鋅0.7、微量元素肥料0.3、硫酸亞鐵5、甲殼素25、改性納米碳3、白楊樹根皮3、薰衣草3、泡桐樹皮5、半截葉4和藤蘿3。
生態氮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先將動物毛發、羽毛等加入3-5倍量的25-35%硫酸60-80℃下水解8-10小時,生成氨基酸,然后加石灰中和,按比例每15重量份水解液加入3-4重量份羧甲基纖維素,再加入氯化銨、尿素、微量元素肥料、硫酸亞鐵、一水硫酸鋅溶解,生成氨基酸螯合微、中肥料液;
(2)將稱取好的白楊樹根皮、薰衣草、泡桐樹皮、半截葉和藤蘿加入醋液中浸泡6-8天,過濾得到過濾液;
(3)將步驟(1)的氨基酸螯合微、中肥料液和步驟(2)的過濾液混合均勻,然后加入改性陶土、泥炭、甲殼素和改性納米碳,攪拌均勻,造粒得到成品。
所述的改性陶土是由下列方法制得:將陶土與1-2%的乙烯基硅烷混合,加熱到50-60℃攪拌20-30分鐘,再加入2-4%的納米二氧化硅,高速分散,最后烘干粉碎成300-350目粉末得到改性納米陶土。
所述的改性納米碳采用納米碳中加入1-2%的硅烷偶聯劑KH550、0.2-0.3%月桂醇硫酸鈉、1-2%氫氧化鋁高速攪拌后研磨1-2小時。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采用酸水解羽毛等生成氨基酸,然后對中、微量元素進行螯合,羧甲基纖維素增加了其螯合結構,有利于中、微量元素有效利用,減少了中、微量元素的無效釋放;其中加入白楊樹根皮、薰衣草、泡桐樹皮、半截葉和藤蘿,有效減少了土壤病蟲害,本發明肥料能明顯提高肥效利用率,可以一次施肥,緩慢有效釋放,可以減少施肥頻度,減少肥料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生態氮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尿素70、氯化銨14、動物毛發、羽毛6、泥炭25、改性陶土15、一水硫酸鋅0.7、微量元素肥料0.3、硫酸亞鐵5、甲殼素25、改性納米碳3、白楊樹根皮3、薰衣草3、泡桐樹皮5、半截葉4和藤蘿3。
生態氮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先將動物毛發、羽毛等加入4倍量的30%硫酸60-80℃下水解8-10小時,生成氨基酸,然后加石灰中和,按比例每15重量份水解液加入3-4重量份羧甲基纖維素,再加入氯化銨、尿素、微量元素肥料、硫酸亞鐵、一水硫酸鋅溶解,生成氨基酸螯合微、中肥料液;
(2)將稱取好的白楊樹根皮、薰衣草、泡桐樹皮、半截葉和藤蘿加入醋液中浸泡6-8天,過濾得到過濾液;
(3)將步驟(1)的氨基酸螯合微、中肥料液和步驟(2)的過濾液混合均勻,然后加入改性陶土、泥炭、甲殼素和改性納米碳,攪拌均勻,造粒得到成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文勝肥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安徽省文勝肥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233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超聲波診斷裝置以及超聲波收發方法
- 下一篇:水蒸氣阻隔性膜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