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污水生化處理一體化裝置、系統及工藝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22795.6 | 申請日: | 2012-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239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賢斌;李路;劉學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賢斌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溫珊姍;沈林華 |
| 地址: | 43001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水 生化 處理 一體化 裝置 系統 工藝 方法 | ||
1.一種污水生化處理一體化裝置,包括池體⒄,池體⒄內設置有斜向導流隔板⑹,所述斜向導流隔板⑹一側設置有曝氣組件⑿、垂直氣提回流組件⑷,所述曝氣組件⑿和斜向導流隔板⑹之間設置有外回流污泥排泥斗/槽⒀;其特征在于:在斜向導流隔板⑹另一側還設置有沉淀組件⑽、與斜向導流隔板⑹平行的斜向導流板/管⑼,所述斜向導流板/管⑼的進水口上方設置有藥劑噴淋穿孔管⑻,所述沉淀組件⑽下方設置有沉淀污泥排泥斗/槽⒁,沉淀組件⑽上方設置有活動遮光板⒃。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化處理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垂直氣提回流組件⑷采用氣提閥門控制空氣量,用于調節活性污泥回流比。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生化處理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導流隔板⑹的傾角為38°—66°。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生化處理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組件⑽為平行設置的多層斜板或者蜂窩斜管,其斜板的間距或者斜管的孔徑為60-120mm。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生化處理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遮光板⒃的材質為水泥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金屬、塑料或復合材料。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生化處理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體⒄的材質為水泥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磚石、金屬、塑料或復合材料。
7.一種由如權利要求1-6所述污水生化處理一體化裝置組成的污水生化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厭氧調節池⒅和污水生化處理一體化裝置,所述污水生化處理一體化裝置池體⒄的外回流污泥排泥斗/槽⒀的出口和厭氧調節池⒅的池體內部相連通。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生化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池體⒄的出水口依次和消毒設施⒆、出水明渠計量槽⒇相連。
9.利用如權利要求1-6所述污水生化處理一體化裝置處理污水的工藝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⑴?向由垂直氣提回流組件和池體圍成的曝氣生化區注入待處理污水,池底曝氣組件對曝氣生化區中活性污泥和污水形成的混合液進行曝氣后,經垂直氣提回流組件下端將混合液送入垂直氣提回流組件和斜向導流隔板之間的懸浮澄清區;
⑵?懸浮澄清區內,斜向導流隔板收集混合液中活性較差的沉淀污泥并送入外回流污泥排泥斗/槽,垂直氣提回流組件將混合液中被截留聚集的活性污泥經氣提回流到曝氣生化區再利用,經反復循環完成生物脫氮反應,繼而經三角堰或集水槽跌水溢出澄清液;
⑶?藥劑噴淋穿孔管對上述步驟⑵溢出的澄清液噴灑加藥,經跌落水力混合后,斜向導流板/管將水流導入沉淀組件下部,沉淀組件將除磷絮凝反應形成的絮體進行泥水沉淀分離,沉淀污泥排泥斗/槽收集污泥沉淀并排出,穿孔集水槽或三角堰匯集清水出水;
⑷?經上述步驟⑶處理后的清水經消毒設施消毒、計量槽計量后排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賢斌,未經劉賢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2279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