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鋰離子正極材料全自動生產線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22613.5 | 申請日: | 2012-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694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俊;崔伯龍;繆煜 | 申請(專利權)人: | 宜興市前錦爐業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高原 |
| 地址: | 21426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鋰離子 正極 材料 全自動 生產線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產系統,具體涉及一種鋰離子正極材料生產系統。
背景技術
在鋰離子正極材料的整個生產過程中,具體分為物料混合系統,物料灼燒系統,物料粉碎系統和干法包覆系統。物料混合系統由機械叉車將原料運送至原料倉內,通過真空輸送至高精度計量器內,由計量器計量并輸送至混合主機內部,完成計量輸送后開始混合,混合同時輔助設備啟動,保障混合主機工作安全、物料安全、工作連續性等,待混合結束后,混合后的物料自動排出到物料暫存倉內,物料暫存倉自帶高精度出料器,由下級裝量器具計量控制,單獨輸出下級工序所需重量物料;物料粉碎系統是將通過高溫固相反應之后的軟團聚塊狀物料,通過粉碎工序將塊狀物料打散,為了產品粒度的均一穩定,采用機械式粉碎方式,上級工序下來的塊狀物料先通過額破機組,通過擠壓方式將塊狀物料擠碎,成為小顆粒物料,并再次通過輥破方式將物料繼續擠壓成為≤0.5mm級顆粒物料,再次通過機械式粉碎機組將物料通過撞擊方式將物料軟團聚全部打散,成為單粒子物料,過程控制要求嚴格,不允許破換粒子結構,控制精度高,設備運行穩定安全可靠。整個生產系統要求嚴格,所以,對物料灼燒系統也較為嚴格。目前的物料灼燒系統精度不高,無法滿足生產的要求。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精度高,運行流暢,合格率高的鋰離子正極材料全自動生產線。
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鋰離子正極材料全自動生產線,它包括物料混合系統,物料灼燒系統,物料粉碎系統和干法包覆系統,它們之間順序連接。
所述物料灼燒系統包括軌道系統,提升系統和高溫固相反應爐體系統;所述提升系統包括相對設立的兩臺提升機,分別為第一提升機和第二提升機,在所述第一提升機和第二提升機之間設有橫梁,在該橫梁上設有自動倒料機;在所述第一提升機一側的軌道系統上設有坩堝定位系統,在所述軌道系統的第一拐角處設有第一坩堝拐彎裝置,在所述軌道系統的第二拐角處設有進爐橫向輸送裝置,在所述進爐橫向輸送裝置后面設有進爐兩級軌道,在所述軌道系統的第三拐角處設有出爐橫向輸送裝置,在所述出爐橫向輸送裝置前面設有出爐兩級軌道,在所述軌道系統的第四拐角處設有第二坩堝拐彎裝置。
所述進爐兩級軌道和出爐兩級軌道分別設在所述高溫固相反應爐體系統兩端。
所述高溫固相反應爐體系統由爐體單間組成。
所述爐體單間至少為一間。
所述高溫固相反應爐體系統焊接在爐體支架上。
所述爐體支架一側為驅動端,另一側為從動端,在所述驅動端和從動端下方為爐體焊接端。
有益效果: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是:本發明整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采用提升系統,實現自動化處理,減少人力物力,采用坩堝定位系統,使定位精確,采用軌道系統,確保整個流程運行通暢,采用高溫固相反應爐體系統,能保證產品的合格率,整個生產線安排合理,生產效率較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框架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所述物料灼燒系統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所述物料灼燒系統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中所述爐體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
1、物料混合系統;2、物料灼燒系統;3、物料粉碎系統;4、干法包覆系統;5、軌道系統;6、提升系統;7、高溫固相反應爐體系統;8、第一提升機;9、第二提升機;10、橫梁;11、自動倒料機;12、坩堝定位系統;13、第一坩堝拐彎裝置;14、進爐橫向輸送裝置;15、進爐兩級軌道;16、出爐橫向輸送裝置;17、出爐兩級軌道;18、第二坩堝拐彎裝置;19、爐體單間;20、爐體支架;21、驅動端;22、從動端;23、爐體焊接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宜興市前錦爐業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宜興市前錦爐業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2261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