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催化與好氧生物結合的雙重內循環水處理器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21922.0 | 申請日: | 2012-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49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燕;閆晗;馬德方;韓綺;高寶玉;岳欽艷;李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B01J21/18;B01J37/02;C02F3/12;C02F1/32 |
| 代理公司: | 濟南金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呂利敏 |
| 地址: | 2501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催化 生物 結合 雙重 循環 水處理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種光催化與好氧生物結合的雙重內循環水處理器,其特征在于,該水處理器包括反應筒、在反應筒的軸向位置自上而下設置有三相分離器和氣提筒,在反應筒的頂部設置有出氣管與所述的三相分離器相連,在反應筒上部的筒壁上設置有出水口,在反應筒的底部設置有進水管與氣提筒的底端相對,在氣提筒底部環繞設置有曝氣盤,曝氣盤上具有供污水下流的微孔,所述曝氣盤將反應筒分成沉降區和回流區兩個部分;在氣提筒內設置有紫外光光源和二氧化鈦的輕質顆粒;在反應筒的沉降區填充有好氧活性污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催化與好氧生物結合的雙重內循環水處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提筒與曝氣盤相連的部位內徑是氣提筒上部內徑的1/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催化與好氧生物結合的雙重內循環水處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鈦輕質顆粒為負載有二氧化鈦的活性炭顆粒,所述二氧化鈦輕質顆粒的堆積密度為0.3-0.5kg/L、比表面為1500-2000m2/g,粒徑范圍2-4mm,吸水率為300-450%;所述二氧化鈦的輕質顆粒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原料:
活性炭顆粒:85-90份;
二氧化鈦:4-8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光催化與好氧生物結合的雙重內循環水處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鈦輕質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1)使用磁力恒溫攪拌器在25℃下將分析純的鈦酸丁酯、分析純的冰乙酸依次加入無水乙醇中,攪拌15~20min,得到均勻透明的淡黃色溶液;所述鈦酸丁酯、冰乙酸和無水乙醇的體積份數分別為:
鈦酸丁酯:4.5-6份;
冰乙酸:0.8-1.2份;
無水乙醇:12-18份;
優選的,所述鈦酸丁酯、冰乙酸和無水乙醇的按照體積比分別為:
鈦酸丁酯:5份;
冰乙酸:1份;
無水乙醇:15份;
(2)繼續攪拌,加入占步驟(1)中得到的淡黃色溶液體積百分比27-28%的HNO3-乙醇溶液;所述HNO3-乙醇溶液包括以下體積份數比的原料:
濃度為65-68wt%的HNO3溶液:0.8-1.2份
無水乙醇:18-22份;
去離子水:1.8-2.2份;
(3)滴加此HNO3-乙醇溶液后,繼續攪拌1-1.5h得到二氧化鈦溶膠;
(4)將活性炭顆粒浸入步驟(3)制備的二氧化鈦溶膠中,充分浸漬,然后提拉出來后在烘箱中于105℃下烘干2-3h,即為鍍膜一次;再重復步驟(3)2次,即為鍍膜三次;
(5)將鍍膜三次的活性炭顆粒置于石英管式爐中,通入氮氣作為保護氣,在500-600℃條件下恒溫煅燒4-5h,使二氧化鈦牢固附著于活性炭顆粒之上,即得二氧化鈦輕質顆粒。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催化與好氧生物結合的雙重內循環水處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筒的回流區為漏斗形,在反應筒的底部設置有支架。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催化與好氧生物結合的雙重內循環水處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分離器包括自上而下設置的導流筒和傘狀導流罩,在傘狀導流罩的外邊緣設置有向內翻折的導流沿,導流沿的內徑與氣提筒上部的內徑相適應。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催化與好氧生物結合的雙重內循環水處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筒內放置的二氧化鈦的輕質顆粒總體積為氣提筒體積的1/15-1/8。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催化與好氧生物結合的雙重內循環水處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筒的沉降區放置的好氧活性污泥總體積為反應筒體積的1/15-1/8。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催化與好氧生物結合的雙重內循環水處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筒還包括筒狀分離區,所述筒狀分離區的內徑大于所述沉降區的內徑,所述筒狀分離區和沉降區之間設置有傾斜沉降沿;所述的傾斜沉降沿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導流沿的水平位置。
10.一種利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水處理器處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1)打開紫外光光源、將污水沿進水管泵入所述的氣提筒;
(2)所述污水在氣提筒內與二氧化鈦的輕質顆粒混合均勻,在紫外光光源照射下、二氧化鈦催化作用下,污水中的難生物降解有機物降解為可生化降解化合物;污水上升至三相分離器:所述氣體沿出氣管排出;所述二氧化鈦的輕質顆粒被三相分離器擋回氣提筒內;所述污水回流至反應筒的沉降區;
(3)污水在沉降區經曝氣處理,與好氧活性污泥充分混合,污水中的可生化降解化合物被降解;
(4)污水沿曝氣盤上的微孔流入反應筒的回流區,重復步驟(2)-(3),直至污水達到排放指標;
(5)處理完畢的污水沿出水管排出反應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2192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