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織機防滲油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21851.4 | 申請日: | 2012-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799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施純嶼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江新勁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J15/16 | 分類號: | F16J15/16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維益專利事務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 地址: | 215228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織機 防滲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機械設備領域,特別地,是一種設置在輥軸支座內的防滲油結構。
背景技術
把棉、麻、絲、毛等不同的纖維加工成紡織品所需要的工序不盡相同,有的完全不同,所以需要的機器也各式各樣,種類繁多。紡織機械通常按生產過程分類,計有:紡紗設備、織造設備、印染設備、整理設備、化學纖維抽絲設備、繅絲設備和無紡織布設備。紡紗設備又分為加工短纖維和加工長纖維兩類。棉和棉型化纖屬短纖維類,毛、麻、絹及其混紡化纖屬長纖維類。兩類纖維的加工工序不同,設備也不能通用,只不過某些機器的設計原理相近。即使同一類設備,機器的結構也相類似,但由于原料的性質和對織物的最終要求不同,一般也不能通用。紡織機械是紡織工業的生產手段和物質基礎,它的技術水平、質量和制造成本,都直接關系到紡織工業的發展。
紡織機械中最長用到即為各類輥軸,由于輥軸在驅動狀態下才能實施它的功能,因此必須采用潤滑油將其兩端潤滑,否則會導致驅動困難,且使輥軸磨損過快,由于紡織機械的特殊性,其必須保證輥軸部位的清潔性,但是潤滑油普遍會隨著輥軸的轉動而甩出密封支座,進而污染紡織品。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織機防滲油結構,該織機防滲油結構防止輥軸支座中的油滲出。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該織機防滲油結構包括輥軸和輥軸支座,所述輥軸設置在所述輥軸支座內,所述輥軸支座的兩側的軸孔上分別設置有一圈滑槽,所述滑槽內活動設置有防漏環,所述防漏環中間帶有與所述輥軸相適應的滑孔,所述滑孔內設有滲油收集槽,所述滑槽內還設置用于驅動所述滑槽高速旋轉的驅動電機。
一般輥軸支座漏油的方式為輥軸轉動帶動和靠潤滑油本身的分子擴散,在傳統輥軸支座的軸孔上設置所述防漏環,從軸孔溢出的潤滑油流入所述防漏環的滑孔內,由于防漏環的高速旋轉,流入所述滑孔的潤滑油被離心入所述滑孔內的滲油收集槽內,由于離心力的作用下,流入所述滲油收集槽內的潤滑油無法通過分子擴散的方式流出所述滲油收集槽。
作為優選,所述驅動電機通過一橡皮輥驅動所述防漏環,所述橡皮輥內部設置有永磁體,所述橡皮輥周圍設置所述驅動電機的線圈,此結構簡化了所述防漏環的驅動結構。
作為優選,滲油收集槽內設置有吸油海綿,用于吸附離心流入滲油收集槽內的潤滑油,普通紡織機械的潤滑油采用流動性較差的黃油,此結構針對流動性較好的潤滑油
作為優選,所述輥軸支座的軸孔上還設置有帶孔的活動蓋板,用于覆蓋所述防漏環,防止雜質進入所述防漏環,同時,防止高速轉動的防漏環造成的危險。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采用設置在防漏環內滲油收集槽,利用防漏環旋轉時的離心力解決潤滑油被輥軸轉動帶動和靠潤滑油本身的分子擴散而產生的潤滑油滲漏問題,防止了織物被污染。
?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織機防滲油結構的剖切結構示意圖。
圖中:100、輥軸支座;?110、活動蓋板;?200、防漏環;?201、外側槽壁;?210、驅動電;?220、滲油收集槽;?300、輥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參閱圖1,在本實施例中,該織機防滲油結構包括輥軸300和輥軸支座100,所述輥軸300設置在所述輥軸支座100內,所述輥軸支座100的兩側的軸孔上分別設置有一圈滑槽,所述滑槽內活動設置有防漏環200,所述防漏環200中間帶有與所述輥軸300相適應的滑孔,所述滑孔內設有滲油收集槽220,所述滑槽內還設置用于驅動所述滑槽高速旋轉的驅動電機210。
上述的織機防滲油結構,所述驅動電機210通過一橡皮輥驅動所述防漏環(未圖示),所述橡皮輥內部設置有永磁體,所述橡皮輥周圍設置所述驅動電機的線圈,此結構簡化了所述防漏環的驅動結構。
上述的織機防滲油結構,滲油收集槽220內設置有吸油海綿,用于吸附離心流入滲油收集槽220內的潤滑油,普通紡織機械的潤滑油采用流動性較差的黃油,此結構針對流動性較好的潤滑油
上述的織機防滲油結構,所述輥軸支座100的軸孔上還設置有帶孔的活動蓋板110,用于覆蓋所述防漏環200。
上述的織機防滲油結構的防滲漏原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江新勁紡織有限公司,未經吳江新勁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2185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