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工魚礁式垂直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21677.3 | 申請日: | 2012-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43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朱元康;江浩;成小飛;羅瑩;翟和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元康 |
| 主分類號: | B63B21/27 | 分類號: | B63B21/27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麗 |
| 地址: | 350004 福建省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工 魚礁式 垂直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洋漁業領域,特別是一種人工魚礁式垂直錨。
背景技術
垂直錨是為適應浮體快速定位,減少各向漂移量所開發的一種錨碇方式,根據海底不同的地質條件,可選用鑄鐵塊、鋼筋砼錨碇塊和鋼結構垂直錨作為永久性的錨碇方式,常用于浮標和系泊浮筒的定位,受浮標錨鏈長度的控制,允許上部浮體在一定范圍內漂移。現有的垂直錨為了保證其錨泊效果,必須采用實體高密度物質進行制造,如鑄鐵、鋼筋砼、鋼等材質,使得其自身的結構比較笨重,主要是靠增加實體浮容重以保持所需的抓持力。無法直接用于海上一體化養殖系統作為群錨抗漂移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成本低廉、使用效果良好的人工魚礁式垂直錨。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它由梯形板、肋板、頂板、連接裝置、水平板構成,梯形板為下邊沿中部設有缺口的等腰梯形板,五組相同規格的梯形板兩兩側邊相互連接形成橫截面為正五邊形的立體結構,梯形板的上方連接頂板,頂板的上方設有連接裝置,兩兩相鄰的梯形板連接處內側設有肋板,肋板距兩側梯形板之間的距離相等,在梯形板內側、兩兩肋板之間還設有水平板,所述的水平板位于梯形板缺口略上方的位置,水平板與頂板平行,在梯形板上、位于水平板水平位置以下的壁面上以及梯形板靠近上邊沿的壁面上設有排氣孔,在梯形板上、位于水平板水平位置以上的壁面上設有開孔。
較之現有技術而言,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人工魚礁式垂直錨采用鋼絲網水泥多邊形薄壁空間結構,能充分發揮不同結構材料的力學性能,減少原材料的耗用量,降低制造成本,與相同功能和尺寸的鋼結構比節省鋼材75%,與鋼筋砼結構相比,砂石料耗用量節省50%,實現了節能減排。
2)人工魚礁式垂直錨下部為外傾的異形錨爪,除保持一定的抓重比外,還具有各向的抗傾能力,水平方向所設置的真空吸附板,能提高垂向的抗拔力。而上部的空間與外部的海水相通,成為人工魚礁,為自然生長的魚類提供了棲息和繁衍的空間。具有垂直錨和人工魚礁的雙重功能。
3)人工魚礁式垂直錨落入海底后,因本身自重的作用,各向錨爪逐漸插入海底地層,直至與中部水平板接觸排出空氣,產生真空吸附作用。頂部的吊環通過合成纖維錨索與浮在海面的多功能養殖模塊四角的系纜樁相連,以錨索的長度控制上部浮體的各向漂移量。
4)人工魚礁式垂直錨采用裝配式鋼絲網水泥制造,表面用符合歐盟食品級標準的浸漬材料處理,無污染,所形成的人工魚礁區為自然生長的魚類構建一種全新的生態環境。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I-I橫截面示意圖。
圖3為圖1的II-II橫截面示意圖。
標號說明:1肋板、2梯形板、3頂板、4水平板、5缺口、6排氣孔、7開孔、8吊環、9吊環座、10異形錨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內容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3所示:它由梯形板2、肋板1、頂板3、連接裝置、水平板4構成,梯形板為下邊沿中部設有缺口5的等腰梯形板,五組相同規格的梯形板兩兩側邊相互連接形成橫截面為正五邊形的立體結構,梯形板的上方連接頂板,頂板的上方設有連接裝置,兩兩相鄰的梯形板連接處內側設有肋板,肋板距兩側梯形板之間的距離相等,在梯形板內側、兩兩肋板之間還設有水平板,所述的水平板位于梯形板缺口略上方的位置,水平板與頂板平行,在梯形板上、位于水平板水平位置以下的壁面上以及梯形板靠近上邊沿的壁面上設有排氣孔6,本發明在水中垂直下降的過程中,排氣孔有助于排出氣體,使水平板與頂板產生真空吸附力,在梯形板上、位于水平板水平位置以上的壁面上設有開孔7。所述的肋板的上邊沿與頂板連接,肋板的下邊沿與梯形板的下邊沿齊平,肋板下邊沿和肋板兩側的梯形板下邊沿非缺口部分構成異形錨爪10。
如圖2所示:兩個設有缺口的梯形板與位于它們直接的肋板形成了外傾的異形錨爪,從而保證本發明插入海底地層后,保持各向穩定,產生抓持力和抗傾覆能力,通過錨索與水上浮體相連后,組成群錨抗漂移設施,可有效控制浮體的漂移量。而本發明異形錨爪上部帶折邊的水平板,采用真空吸附措施后,可有效增加垂直錨的垂向抗拔力,進一步提高垂直錨自身的抓重比。
本發明位于水平板以上的空間通過開孔與外界相通,便于自然生長魚類的進出,以改善養殖水域的生態環境、保持和提高相應魚產品的質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元康,未經朱元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2167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醫藥凡士林的生產工藝
- 下一篇:鋼帶螺旋上料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