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沉管隧道接頭抗彎剛度的測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21333.2 | 申請日: | 2012-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921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袁勇;禹海濤;陳越;鐘輝虹;蘇宗賢;劉洪洲;李貞新;陳之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08 | 分類號: | G01N3/08;G01N3/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蔣亮珠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隧道 接頭 剛度 測量方法 | ||
1.一種沉管隧道接頭抗彎剛度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沉管隧道接頭的構造,假定:(1)接頭斷面為不產生撓曲變形的剛性板;(2)沿沉管隧道接頭斷面頂、底板布置的GINA止水帶分別簡化為兩個只受壓不抗拉的彈簧KA、KD;(3)沉管隧道接頭斷面沿頂、底板布置的預應力拉索分別簡化為兩個只受拉不抗壓的彈簧KB、KC;(4)不計沿側墻布置的GINA止水帶對接頭抗彎剛度的影響;
測量沉管隧道接頭抗彎剛度的方法如下:
(1)在沉管隧道接頭上施加軸向外水壓力N0,作為外部力施加在離沉管隧道接頭中性軸距離為初始偏心距e0的位置上的力;
(2)再繼續在沉管隧道接頭上施加張拉預應力拉索預緊力T1和T2;
(3)在N0、T1和T2作用下測量GINA止水帶產生的位移S0和轉角θ;
(4)通過以鋼板和彈簧元件建立的沉管隧道接頭結構簡化模型計算出GINA止水帶壓縮量SF1、SF1,頂底板處的預應力拉索拉伸量ET1、ST2,頂、底板GINA止水帶所受壓力F1、F2以及頂、底板預應力拉索所受拉力T1、T2;
(5)依據受力平衡方程得出接頭抗彎剛度K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沉管隧道接頭抗彎剛度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管隧道接頭結構簡化模型的計算方法如下:根據幾何關系,通常θ很小,則tanθ≈θ;
所述的頂底板處的GINA止水帶壓縮量SF1、SF1,頂底板處的預應力拉索拉伸量ET1、ST2分別為:
其中,a—彈簧KA到中性軸的距離;b—彈簧KB到中性軸的距離;c—彈簧KC到中性軸的距離;d—彈簧KD到中性軸的距離;
所述的頂、底板GINA止水帶所受壓力F1、F2為:
其中,t為GINA止水帶初始厚度,A1和A2分別為頂、底板處GINA止水帶的總面積,E1和E2分別為頂、底板處GINA止水帶產生相應壓縮量所對應的彈性模量;
所述的頂、底板預應力拉索所受拉力T1、T2為:
其中,ET為拉索彈性模量,A′1和A′2分別為頂、底板拉索總面積,l為預應力拉索初始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2133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