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拉刀柄端防磕碰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19686.9 | 申請日: | 2012-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503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明(設計)人: | 黃澤培;夏漢關;趙紅軍;張勇;竇振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太平洋齒輪傳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D43/00 | 分類號: | B23D4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5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刀柄 磕碰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械切削刀具結構優化設計,具體地講,本發明涉及一種拉刀柄端防磕碰結構。
背景技術
拉削是一種效率高、精度好、質量穩定的機械切削形式,廣泛應用于高精度內花鍵、內齒及鍵槽類零件批量加工。轎車變速器中的半軸齒輪屬于高精度齒輪,本行業中通常采用拉削工藝加工其中的內花鍵。每件拉削加工都需經歷一次裝卸作業,由于半軸齒輪內孔較小,以及生產線中的節拍較短,操作工安裝工件時稍不留神,工件內孔易與拉刀柄端發生磕碰。嚴重磕碰可致工件內孔端部止口變形,該止口是配裝限位卡簧的部位,一旦止口變形超量便形成工件報廢。總的來說,現有技術的拉刀柄端存在結構缺陷,不適合生產線中作大批量拉削加工。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拉刀柄端防磕碰結構,該結構簡單、制作容易、安裝方便,有效避免磕碰發生。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技術目標。
拉刀柄端防磕碰結構,它包括拉刀和護套。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拉刀的柄端為先小后大的一節臺肩軸結構。所述護套用高分子材料模壓成截頂圓錐體,其大端面設有軸向盲孔與拉刀的柄端小直徑段過盈配件連接,大端面外徑比拉刀的柄端大直徑段外徑小1~2mm,兩端面相靠安裝,護套小端面設有軸向孔溝通大端面的軸向盲孔。
作為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護套用合成橡膠模壓成型。
作為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護套用丁晴橡膠模壓成型。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積極效果:
1、拉刀柄端外置軟質并富有彈性變形能力的護套,結構簡單、制作容易;
2、順護套導入相套合的工件,對中性能好,避免相互磕碰,減少報廢;
3、無顧忌發生磕碰,安裝快捷,加工后也不需作磕碰傷專利項檢驗,減少輔助工時,提高工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2是護套結構示意圖。
圖3是現有技術拉刀柄端為一節圓柱軸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所示的拉刀柄端防磕碰結構,它包括拉刀1和護套2。所述拉刀1的柄端1.1是自由端,非支承軸段,主要用于導入工件。本發明中拉刀1的柄端1.1制成先小后大的一節臺肩軸。所述護套2是截頂圓錐體,其大端面設有軸向盲孔與拉刀1的柄端1.1小直徑端過盈配合連接,大端面外徑比拉刀1柄端1.1大直徑段外徑小1.2mm,兩端面相靠安裝。護套2小端面設有軸向孔溝通大端面的軸向盲孔,此透氣結構便于護套2順利安裝到拉刀1的柄端上。本實施例中護套2用丁晴橡膠模壓成型,小端面外圓倒圓弧角。
本發明在拉刀1的柄端1.1安裝軟質并富有彈性變形能力的護套2,結構簡單、安裝容易。實際使用時,待拉削的工件順護套2軸向導入拉刀1上,因對中安裝避免相互磕碰,自然減少報廢率。拉削完成后也不需作專項磕碰傷檢驗減少輔助工時,提高生產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太平洋齒輪傳動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太平洋齒輪傳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1968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