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EPON系統的指令超時重傳方法及指令超時重傳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19279.8 | 申請日: | 2012-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9550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9 |
| 發明(設計)人: | 湯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18 | 分類號: | H04L1/18;H04L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 地址: | 201617 上海市松***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指令 超時重傳 發送 輪詢 局端機 遠端機 指令輪 等待發送狀態 預設時間間隔 返回報文 配置成功 失敗信息 實時更新 指令傳送 指令發送 指令清除 | ||
1.一種EPON系統的指令超時重傳方法,其中指令由一局端機向一遠端機發送、用于配置該遠端機,其特征在于,該指令超時重傳方法利用了一指令輪詢表,該指令輪詢表實時添加新配置的指令并刪除配置結束狀態的指令,并將新配置的指令的發送次數的初始值設為零、狀態設為等待發送狀態,每隔一預設時間間隔執行一次S101,該指令超時重傳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01、該指令輪詢表將傳送超時狀態的指令的狀態更改為等待發送狀態;
S102、判斷該指令輪詢表中是否有等待發送狀態的指令,在判斷結果為否的情況下流程終止,在判斷結果為是的情況下執行步驟S103;
S103、將等待發送狀態的指令中排序在最前的一指令作為當前指令,檢查該當前指令的發送次數,當該當前指令的發送次數大于等于一最大重傳次數時執行步驟S104,當該當前指令的發送次數小于該最大重傳次數時執行步驟S105;
S104、該局端機向該遠端機發送一指令失敗信息,并將該當前指令的狀態更改為配置結束狀態后,執行步驟S102;
S105、該局端機向該遠端機發送該當前指令并請求該遠端機返回用于確定該當前指令配置是否成功的信息;
S106、在一預設時長內收到該遠端機發出的一配置成功的信息時,執行步驟S107,在收到該遠端機發出的一配置失敗的信息或者在一預設時長內沒有收到該遠端機發出的任何信息時,執行步驟S108;
S107、該局端機將該當前指令的狀態更改為配置結束狀態后,執行該步驟S102;
S108、該局端機將該當前指令的發送次數加一并保存;
S109、該局端機將該當前指令的狀態更改為傳送超時狀態,執行該步驟S10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指令超時重傳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預設時間間隔大于5秒。
3.一種EPON系統的指令超時重傳系統,其中指令由一局端機向一遠端機發送、用于配置該遠端機,其特征在于,該指令超時重傳系統包括:
一指令輪詢表單元,用于實時添加新配置的指令并刪除配置結束狀態的指令,并將新配置的指令的發送次數的初始值設為零、狀態設為等待發送狀態;
一啟動單元,用于每隔一預設時間間隔指令該指令輪詢表單元將傳送超時狀態的指令的狀態更改為等待發送狀態,然后發送一第一指令至一狀態檢查單元;
該狀態檢查單元,用于在接收到該第一指令后判斷該指令輪詢表單元中是否有等待發送狀態的指令,在判斷結果為否時不執行任何操作,在判斷結果為是時發送一第二指令至一指令發送單元;
該指令發送單元,用于在接收到該第二指令時,將等待發送狀態的指令中排序在最前的一指令作為當前指令,檢查該當前指令的發送次數,當該當前指令的發送次數大于等于一最大重傳次數時,向一遠端機發送一指令失敗信息,并將該當前指令的狀態更改為配置結束狀態,然后發送該第一指令至該狀態檢查單元;當該當前指令的發送次數小于該最大重傳次數時,發送該當前指令至該遠端機并請求返回用于確定該當前指令配置是否成功的信息;該指令發送單元還用于在一預設時長內收到該遠端機發出的一配置成功的信息時,將該當前指令的狀態更改為配置結束狀態,然后發送該第一指令至該狀態檢查單元,在收到該遠端機發出的一配置失敗的信息或者在一預設時長內沒有收到該遠端機發出的任何信息時,將該當前指令的發送次數加一并保存,將該當前指令的狀態更改為傳送超時狀態,然后發送該第一指令至該狀態檢查單元。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指令超時重傳系統,其特征在于,該預設時間間隔大于5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1927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