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折疊懸吊式人工韌帶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17767.5 | 申請日: | 2012-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17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世益;蔣佳;楊建軍;李宏;李毓卓;董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F2/08 | 分類號: | A61F2/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國中 |
| 地址: | 20004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折疊 懸吊 人工 韌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入人體的人工韌帶,尤其是與鈕扣鋼板連接的人工韌帶,具體地,涉及折疊懸吊式人工韌帶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全世界臨床應用較多且較為成熟的人工韌帶為法國的LARS人工韌帶,此韌帶以高韌性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為原料。1994年開始應用于臨床,2004年首次在國內成功使用,已通過歐洲CE認證和中國SFDA認證。LARS人工韌帶是由聚合纖維網自身卷繞合攏形成,分為兩邊骨隧道部、中間關節纖維部以及兩端牽引線部。LARS人工韌帶植入骨隧道時,在股骨及脛骨隧道內分別采用一枚金屬螺釘擠壓固定。但是,這種固定方式不僅減少了韌帶與骨隧道的接觸面積,且因螺釘對韌帶的擠壓導致韌帶內部空間減少,影響自體組織長入,遠期骨隧道內螺釘容易發生松動,最終導致人工韌帶的失敗。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LARS人工韌帶不利于韌帶與骨道愈合及固定方式不佳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折疊懸吊式人工韌帶及其制備方法。根據本發明提供的人工韌帶既能連接鈕扣鋼板增加固定的牢固程度,而且更能增加人工韌帶與骨隧道的接觸面積,從而促進韌帶與骨隧道的愈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折疊懸吊式人工韌帶,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牽引線部、第一脛骨隧道編織部、第一關節內自由纖維部、股骨隧道編織部、第二關節內自由纖維部、第二脛骨隧道編織部、以及第二牽引線部。
優選地,其關于所述股骨隧道編織部的中點呈中心對稱。
優選地,所述股骨隧道編織部在其中點處彎折成U字型。
優選地,所述股骨隧道編織部在其中點處彎折成呈軸對稱的U字型。
優選地,其關于所述股骨隧道編織部的對稱軸呈軸對稱。
優選地,在長軸方向上,所述第一脛骨隧道編織部以及第二脛骨隧道編織部的長度均為30mm,所述第一關節內自由纖維部以及第二關節內自由纖維部的長度均為30mm,所述股骨隧道編織部的長度為50mm。
優選地,還包括帶環紐扣鋼板,其中,所述帶環紐扣鋼板與所述股骨隧道編織部的中點處相連接。
根據本發明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一種折疊懸吊式人工韌帶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將一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纖維網,沿其長軸方向,由其一端至另一端依次制作為第一牽引纖維部、第一編織部、第一自由纖維部、第二編織部、第二自由纖維部、第三編織部、以及第二牽引線部;
步驟B:將該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纖維網沿長軸進行自身卷繞成圓柱體,使所述第一牽引纖維部形成所述第一牽引線部,使所述第一編織部形成所述第一脛骨隧道編織部,使所述第一自由纖維部形成所述第一關節內自由纖維部,使所述第二編織部形成所述股骨隧道編織部,使所述第二自由纖維部形成所述第二關節內自由纖維部,使所述第三編織部形成所述第二脛骨隧道編織部,使所述第二牽引線部形成所述第一牽引線部。
優選地,還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C:將所述股骨隧道編織部在其中點處彎折成U字型。
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個方面,還提供一種折疊懸吊式人工韌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A:準備多張網格密度不同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纖維網,將每一張所述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纖維網,沿其長軸方向,由其一端至另一端依次制作為第一牽引纖維部611、第一編織部621、第一自由纖維部631、第二編織部64、第二自由纖維部632、第三編織部622、以及第二牽引線部612;
步驟B:將網格密度最大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纖維網沿長軸進行自身卷繞成圓柱體作為核心,其余的所述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纖維網按照網格密度由大到小依次沿長軸進行自身卷繞成圓柱體以層層包裹住所述核心,其中:
使這些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纖維網的所述第一牽引纖維部611形成所述第一牽引線部11,所述第一編織部621形成所述第一脛骨隧道編織部21,所述第一自由纖維部631形成所述第一關節內自由纖維部31,所述第二編織部64形成所述股骨隧道編織部4,所述第二自由纖維部632形成所述第二關節內自由纖維部32,所述第三編織部622形成所述第二脛骨隧道編織部22,所述第二牽引線部612形成所述第一牽引線部12;
步驟C:將所述股骨隧道編織部4在其中點處彎折成U字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未經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1776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