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外傷的藥膏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416930.6 | 申請日: | 2012-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494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理庚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理庚 |
| 主分類號: | A61K36/56 | 分類號: | A61K36/56;A61K9/06;A61P1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紀昌 |
| 地址: | 2237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外傷 藥膏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外傷的藥膏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制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中醫中的外傷,通常是指因受外力如撲擊、跌仆、利器等擊撞,以及蟲獸咬傷、燙傷、燒傷、凍傷等而致皮膚、肌肉、筋骨損傷。常見的治療外傷的藥物,通常的通用性較差,而且成本也較高,而且失效期短。
專利CN102018722A公開了一種治療外傷的藥膏,選取的原料藥材及其重量組份分別為:對氨苦苯酰胺250份,朱砂3份,龍腦6份。該藥膏中含有化學合成物質,其有效其較短,如果失效后仍然使用,對人體會有副作用。
專利CN101417060B公開了一種治療外傷的藥膏,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組成:輕粉、雄黃、爐甘石、乳香、沒藥、冰片、血竭、兒茶、醫用凡士林。但是該藥膏對于久治不愈的外傷療效較差。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外傷的藥膏,包括有按重量份計的如下組方:馬前子500份、芝麻油500份、蝎子20份、蜈蚣20份、天龍20份。
其制備方法是:
取馬前子,先用水煮七天后扒去外皮,洗去碎皮,加芝麻油合煮兩天,文火熬制水干后,再加蝎子、蜈蚣、天龍、文火細煮而成。
藥理:
本藥膏中,《中藥志》中記載馬前子“散血熱,消腫毒。治癰疽,惡瘡”。其可以通絡止痛,散結消腫;治咽喉痹痛,癰疽腫毒,風痹疼痛,跌打損傷,面神經麻痹,重癥肌無力。
蝎子:《開寶本草》中曰:“味甘、辛。性平,有毒”。其可以息風至痙、活絡止痛、解毒療瘡、降低血壓。
蜈蚣,性辛、溫。用于瘡癰腫痛、瘰疬、痰核、癭瘤。通絡止痛。
天龍,又稱壁虎,咸、寒,有小毒,其可以解毒散結,祛風定驚。外用時,可以用來治療癰瘡大痛、瘰疬潰瘍等。
本發明提供的治療外傷的藥膏,將上述4味藥綜合制作而成,可以用于治療外傷,例如:皮外刀傷/器物傷害、皮膚燙傷、皮膚潰爛、皮膚膿瘡等,有較好的療效,特別適用于久治不愈的外傷;而且,上述藥膏不易失效,久置后,仍具有較好藥力。
具體實施方式
按以下比例稱取原料:
一種治療外傷的藥膏,包括有按重量計的如下組方:馬前子500份、芝麻油500份、蝎子20份、蜈蚣20份、天龍20份。
制備方法是:
取馬前子,先用水煮7~8天后扒去外皮,洗去碎皮,加芝麻油合煮2~3天,文火熬制水干后,再加蝎子、蜈蚣、天龍、文火細煮而成。
本藥的使用方法是,將藥膏均勻涂于患病皮膚處,用量為常用皮膚藥膏使用量,每天1~2貼。
本藥膏經過上千例臨床實踐,治療數據統計分析如表1所示。
表1本藥膏的臨床治療統計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理庚,未經張理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169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放射線劑量信息共享設備和方法
- 下一篇:一種提高水曲柳體細胞胚誘導率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