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漏斗式輸液分配器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15940.8 | 申請日: | 2012-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769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馬步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恒安樹脂化學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0/94 | 分類號: | G01N30/9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 地址: | 210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漏斗 輸液 分配器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薄層色譜技術,尤其是一種漏斗式輸液分配器結構。
背景技術
薄層色譜法也是一種液相色譜技術。這種技術與柱色譜原理相似,只不過固定相不是以柱的形式存在,而是以薄薄的一層固定在玻璃或其他載體的表面,故謂之薄層;此外流動相的輸送方式與柱色譜不同;再有就是這種技術近乎開放式的分離過程也與柱色譜技術有很大差別。
薄層色譜法最常用的分離方式是直線上行展開。在這種展開方式中,樣品通常用毛細管點在平行于矩形薄層板底邊10-20毫米的一條直線上,該點樣位置通常稱為原點。展開時,將薄層板靠近原點這條邊浸入流動相,流動相由于毛細現象爬升,同時帶動樣品在兩相之間完成分離過程。顯然,這種操作方式比柱色譜簡單方便。
中途展開的目的是對已分離斑點進行再處理,以便充分利用前次展開的成果。利用斜坡式輸液分配器雖然可以實現中途展開,可惜效果并不明顯,主要是平齊距離太大,只能用于處理間隔比較遠的斑點,如果斑點群相距較近,處理起來存在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漏斗式輸液分配器結構。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漏斗式輸液分配器結構,包括載波片、膠、塑料片和斜面,所述載波片包括載波片一和載波片二,所述載波片二為一個薄玻璃片,所述載波片一的一側設有斜面,斜面的位置與薄玻璃片相對應,所述載波片一和薄玻璃片之間通過膠相連,所述薄玻璃片上面設有一個作為支架的塑料片。
作為優選,所述薄玻璃片的厚度為0.2毫米。
作為優選,所述斜面的寬度為5毫米。
本發明漏斗式輸液分配器結構具體制法為:取兩片顯微鏡用載波片。將一塊載波片在砂紙上仔細打磨使之在一側形成一個約寬5毫米的斜面,另外一塊載玻片用20%氫氟酸浸泡約30分鐘使成一薄玻璃片。然后用膠棒把兩片玻璃粘在一起。為了保證形成均勻的漏斗縫隙,粘之前,兩片玻璃之間要夾一張紙,粘好后再將紙抽出。最后在薄玻璃片的適當位置粘上一塑料片作為支架。
本發明漏斗式輸液分配器在展開室中直接與硅膠面接觸,平齊距離基本為0,浸潤面積極小,可以插入兩個距離較近的斑點之間,直接進行輸液。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實踐中,經常需要將兩個距離較近的斑點群分隔開一定距離,這種操作只要手持漏斗式輸液分配器,就可完成。實際上,像斑點壓縮、條帶點樣這類操作,都可以手持漏斗式輸液分配器在敞開體系中完成,既簡便又快捷。漏斗式輸液分配器的優良性能,使人們又可能對已分離斑點進行靈活處理,充分挖掘出薄層色譜開發系統的特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漏斗式輸液分配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載波片一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說明。
如圖1、2所示,一種漏斗式輸液分配器結構,包括載波片、膠3、塑料片4和斜面5,所述載波片包括載波片一1和載波片二,所述載波片二為一個薄玻璃片2,所述載波片一1的一側設有斜面5,斜面5的位置與薄玻璃片2相對應,所述載波片一1和薄玻璃片2之間通過膠3相連,所述薄玻璃片2上面設有一個作為支架的塑料片4。
所述薄玻璃片2的厚度為0.2毫米。所述斜面5的寬度為5毫米。
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本實施例中未明確的各組成部分均可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恒安樹脂化學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恒安樹脂化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1594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低能耗制高純氮的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液晶顯示器的陣列基板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