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功能云紋干涉及制柵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13986.6 | 申請日: | 2012-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142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戴福隆;謝惠民;戴相錄;王懷喜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B11/16 | 分類號: | G01B1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張大威 |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 云紋干 涉及 系統 | ||
1.一種多功能云紋干涉及制柵系統,包括:激光器(1)、分光耦合器(2)、干涉光路系統(3)、圖像采集系統(4)、加載及六維調節裝置(5)和帶有觀察窗的高溫爐(3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涉光路系統(3)中含有制作2400line/mm的u場光柵和測量常溫條件下的u場位移的光路、制作2400line/mm的v場光柵和測量常溫條件下的v場位移的光路、制作1200line/mm的u場光柵和測量高溫條件下的u場位移的光路、制作1200line/mm的v場光柵和測量高溫條件下的v場位移的光路,其中,
所述制作2400line/mm的u場光柵和測量常溫條件下的u場位移的光路依次通過分光耦合器(2)中的開關控制器(6)、第一光纖耦合器(7)后,經第一光纖分光器(9)分光,分兩束分別進入干涉光路系統(3),一束依次經過u場第一反射鏡(11)、u場第一準直透鏡(13)、u場第一楔形反射鏡(15)后入射到常溫試件(28)表面,另一束依次經過u場第二反射鏡(12)、u場第二準直透鏡(14)、u場第二楔形反射鏡(16)后入射到常溫試件(28)表面;
所述制作2400line/mm的v場光柵和測量常溫條件下的v場位移的光路依次通過分光耦合器(2)中的開關控制器(6)、第二光纖耦合器(8)后,經第二光纖分光器(10)分光,分兩束分別進入干涉光路系統(3),一束依次經過v場第一反射鏡(19)、v場第一準直透鏡(21)、v場第一楔形反射鏡(23)后入射到常溫試件(28)表面,另一束依次經過v場第二反射鏡(20)、v場第二準直透鏡(22)、v場第二楔形反射鏡(24)后入射到常溫試件(28)表面;
所述制作1200line/mm的u場光柵和測量高溫條件下的u場位移的光路依次通過分光耦合器(2)中的開關控制器(6)、第一光纖耦合器(7)后,經第一光纖分光器(9)分光,分兩束分別進入干涉光路系統(3),一束依次經過u場第一反射鏡(11)、u場第一準直透鏡(13)、u場高溫第一楔形反射鏡(30)后入射到高溫試件(35)表面,另一束依次經過u場第二反射鏡(12)、u場第二準直透鏡(14)、u場高溫第二楔形反射鏡(31)后入射到高溫試件(35)表面,其中測量高溫條件下的u場位移的光路要通過帶有觀察窗的高溫爐(36);
所述制作1200line/mm的v場光柵和測量高溫條件下的v場位移的光路依次通過分光耦合器(2)中的開關控制器(6)、第二光纖耦合器(8)后,經第二光纖分光器(10)分光,分兩束分別進入干涉光路系統(3),一束依次經過v場第一反射鏡(19)、v場第一準直透鏡(21)、v場高溫第一楔形反射鏡(32)后入射到高溫試件(35)表面,另一束依次經過v場第二反射鏡(20)、v場第二準直透鏡(22)、v場高溫第二楔形反射鏡(33)后入射到高溫試件(35)表面,其中測量高溫條件下的v場位移的光路要通過帶有觀察窗的高溫爐(36);
所述制作2400line/mm的u場光柵和測量常溫條件下的u場位移的光路、制作2400line/mm的v場光柵和測量常溫條件下的v場位移的光路在常溫試件(28)表面發生干涉形成干涉圖像,經常溫場鏡(27)被圖像采集系統(4)采集。制作1200line/mm的u場光柵和測量高溫條件下的u場位移的光路、制作1200line/mm的v場光柵和測量高溫條件下的v場位移的光路在高溫試件(35)表面發生干涉形成干涉圖像,經高溫場鏡(29)被圖像采集系統(4)采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云紋干涉及制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耦合器(2)中的開關控制器(6)、第一光纖耦合器(7)、第二光纖耦合器(8)被封裝在暗盒中。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云紋干涉及制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涉光路系統(3)中的u場第一反射鏡(11)、u場第二反射鏡(12)、u場第一準直透鏡(13)、u場第二準直透鏡(14)、u場第一楔形反射鏡(15)、u場第二楔形反射鏡(16)、u場第一調整座(17)、u場第二調整座(18)、u場高溫第一楔形反射鏡(30)、u場高溫第二楔形反射鏡(31)布置在yz平面內,v場第一反射鏡(19)、v場第二反射鏡(20)、v場第一準直透鏡(21)、v場第二準直透鏡(22)、v場第一楔形反射鏡(23)后、v場第二楔形反射鏡(24)、v場第一調整座(25)、v場第二調整座(26)、v場高溫第一楔形反射鏡(32)后、v場高溫第二楔形反射鏡(33)布置在xy平面內,常溫場鏡(27)、高溫場鏡(29)布置在xz平面內,上述部件被封裝在暗箱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1398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