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中藥配方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13090.8 | 申請日: | 2012-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058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仇美秋;劉思波;劉中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仇美秋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31/22;A61P25/02;A61K33/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2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帶狀皰疹 神經痛 中藥 配方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藥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中藥配方。
背景技術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是指皰疹的皮損已完全治愈,但仍有持續劇烈的疼痛,是一種非常頑固和難治的痛癥。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發病特點幾乎都是老年人,體質衰弱既有慢性全身疾患者多見。好發部位主要是胸部,肋部,還有頭頸部,以持續性火烤樣刺痛為主,疼痛劇烈,可持續數月或數年不等,一般的鎮痛藥無效。西醫治療以解痙止痛及神經阻滯為主。本病相當于中醫“肋痛”范疇。中醫治療以通為主,多采用疏肝清熱,活血化瘀法。本病的治療難點是迅速控制劇烈的疼痛及根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內容就是發明一種用于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中藥配方。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胸背肋疼痛,以前胸、腋下為重,寒熱往來,胸肋苦滿,呼吸不暢,頭暈目眩額角跳脹,口苦咽干,心煩,苔薄白。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中藥配方,包括:
組成成分為:元胡、王不留行、大青葉、梔子、柴胡、黃芩、車前子、當歸、磁石、板藍根、郁金、龍膽草、生地、木通、澤瀉、甘草;
組成成分重量百分比例為:元胡4-6%、王不留行4-6%、大青葉4-6%、梔子4-6%、柴胡4-6%、黃芩4-6%、車前子4-6%、當歸4-6%、磁石15-18%、板藍根13-15%、郁金6-7.5%、龍膽草6-7.5%、生地6-7.5%、木通2.5-4.0%、澤瀉2.5-4.0%、甘草2.5-4.0%。
制作使用方法:稱取上述中藥,共水煎,早晚飯前半小時服用,治療4-15日。
技術效果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實現一種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中藥配方。用該藥治療315例,全部治愈,治愈率100%。該藥無任何毒副作用,無藥物依賴性,配方簡單,服用方便,成本低,療效好,治愈率高。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稱取元胡15克、王不留行15克、大青葉15克、梔子15克、柴胡15克、黃芩15克、車前子15克、當歸15克、磁石50克、板藍根40克、郁金20克、龍膽草20克、生地20克、木通10克、澤瀉10克、甘草10克。
制作使用方法:稱取上述中藥,共水煎,早晚飯前半小時服用,治療4-15日。
實施例2
稱取元胡12克、王不留行12克、大青葉12克、梔子12克、柴胡18克、黃芩18克、車前子18克、當歸18克、磁石40克、板藍根50克、郁金20克、龍膽草20克、生地20克、木通10克、澤瀉10克、甘草10克。
使用方法:稱取上述中藥,共水煎,早晚飯前半小時服用,治療4-15日。
實施例3
稱取元胡18克、王不留行18克、大青葉18克、梔子18克、柴胡12克、黃芩12克、車前子12克、當歸12克、磁石50克、板藍根40克、郁金25克、龍膽草25克、生地25克、木通15克、澤瀉15克、甘草15克。
使用方法:稱取上述中藥,共水煎,早晚飯前半小時服用,治療4-15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仇美秋,未經仇美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1309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腰椎間盤治療儀
- 下一篇:一種氣囊式筋膜擴張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