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鎂合金表面蝕刻電解質溶液及其蝕刻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412972.2 | 申請日: | 2012-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950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黃遠;張麗芬;何芳;陸兆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5F3/04 | 分類號: | C25F3/04;C25F3/1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麗萍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鎂合金 表面 蝕刻 電解質 溶液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金屬加工及表面處理工藝,特別是涉及一種鎂合金電化學蝕刻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鎂合金是目前應用中最輕的金屬材料之一,具有高的比強度、比剛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機械性能,因此在航天,醫(yī)學,電子等領域得到越來越多的廣泛應用。但是鎂合金化學性質極為活潑,極易發(fā)生化學腐蝕,因此需要開發(fā)一種適用于鎂合金加工的新工藝。
目前對金屬材料的微加工大致分為干法刻蝕和濕法刻蝕兩大類:干法刻蝕,包括等離子體刻蝕、電子束加工、激光束加工和氣態(tài)反應性離子刻蝕等。濕法刻蝕,主要為化學刻蝕和電化學刻蝕。電化學刻蝕法具有設備簡單,成本低,制備條件溫和的優(yōu)點,并且通過配制新的電解質溶液和控制攪拌速度,很好的抑制橫向刻蝕,保證垂直刻蝕,是一種具有良好應用前景的方法。文獻中已有蝕刻鎂,鋁,鈦等金屬的研究,鎂合金器械已在醫(yī)學領域得到實際應用。鎂合金較之于其他金屬具有更多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性能,因而得到廣泛研究應用,但是有關電化學蝕刻鎂合金的研究較少,因此電化學蝕刻MgCaZn合金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實際應用價值。
對鎂合金進行表面處理,在鎂合金表面形成耐腐蝕層,隔斷鎂合金基體與腐蝕性環(huán)境的接觸,是提高鎂合金抗腐蝕性能的有效手段。為達到理想的抗腐蝕效果,耐蝕層必須均勻,無孔,具有自修復能力與基體附著力強的特點。目前對鎂合金表面處理的研究很多,應用較為普遍的方法主要包括轉化膜、有機涂層、陽極氧化、離子注入、電鍍等方法。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鎂合金表面蝕刻電解質溶液及其蝕刻方法,采用本發(fā)明中的電解質溶液進行蝕刻能夠很好的控制反應速度,抑制橫向腐蝕,保證縱向腐蝕,通過對表面的氟化后處理,可以提高鎂合金的抗腐蝕性,而且加工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鎂合金表面蝕刻電解質溶液的組分及摩爾濃度如下:
NaNO2?????????0.30~0.60mol/L;
NaOH??????????0.10~0.20mol/L;
Na2SiO3???????0.01~0.03mol/L;
NH4F?????????0.01~0.03mol/L;
EDTA?????????0.01~0.03mol/L。
本發(fā)明利用上述電解質溶液對鎂合金表面蝕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預處理:對鎂合金材料表面打磨、拋光,用去離子水進行超聲清洗;取適量如權利要求1至4中的任何一項的電解質溶液,在25~35℃溫度下,攪拌25~30min;
2)掩膜:將具有設計圖案的雙面膠帶紙粘在鎂合金材料欲蝕刻圖案的表面,其余表面用膠帶封好;
3)蝕刻:將上述處理過的鎂合金材料浸漬于上述電解質溶液中,以鎂合金材料作為陽極,Ag作為陰極,調節(jié)直流穩(wěn)壓穩(wěn)流電源的電壓為6~10V,溫度控制在30℃,攪拌速度控制在30~60r/s,進行蝕刻20~40min;然后用去離子水進行超聲清洗;
4)表面氟化處理:將上述蝕刻后的鎂合金材料浸泡到60~80℃的2.00~3.00mol/L的NH4F溶液中10~20min,取出用去離子水進行超聲清洗,然后置于無水乙醇中浸泡12~18h,最后將掩膜去掉,從而,在鎂合金材料表面形成有蝕刻圖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本發(fā)明提供的蝕刻電解質溶液對鎂合金表面進行蝕刻方法。其工藝過程簡單,操作方便,所刻蝕的圖案符合設計要求。其中,表面氟化處理是通過F-和刻蝕面出現的α-Mg發(fā)生反應生成氟化鎂網狀結構,進而提高鎂合金的耐腐蝕性。
附圖說明
圖1是采用本發(fā)明蝕刻方法得到的鎂合金表面蝕刻圖案及橫截面的SEM照片,其中:a為蝕刻圖案的SEM照片,b為橫截面的SEM照片;
圖2是本發(fā)明鎂合金蝕刻方法中表面氟化處理前、后的SEM照片,其中:a為氟化處理前(對比例)的SEM照片,b為氟化處理后(實施例1)的SEM照片;
圖3是本發(fā)明鎂合金蝕刻方法中表面氟化處理前、后的極化曲線,其中:a為氟化處理前(對比例)的極化曲線,b為氟化處理后(實施例1)的極化曲線。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1297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跨語言的服務器性能測試方法
- 下一篇:二級式自啟動永磁同步電機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