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汽車線束的橡膠護套及其安裝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10371.8 | 申請日: | 2012-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385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琴;朱志祥;田達笠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譽豐汽車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3/04 | 分類號: | H02G3/04;H02G1/08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馬榮 |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蕪湖***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汽車 橡膠 護套 及其 安裝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橡膠護套,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汽車線束的橡膠護套及其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線束過單鈑金孔的橡膠護套的一般結構為:橡膠護套中間開圓孔讓線束通過,橡膠護套的通孔一側或者兩側設計一段套管或者尾翼,以方便用膠帶將線束和橡膠護套捆綁,使得橡膠護套和線束不產生相對移動。然而,該種橡膠護套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尤其是當車輛處于非勻速狀態時,橡膠護套和車身鈑金孔之間就會產生一定的沖擊力,從而增加橡膠護套的疲勞強度,導致橡膠護套的壽命減小,同時,長期或頻繁如此操作就會降低橡膠護套的密封性,繼而影響整車的使用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用于汽車線束的橡膠護套及其安裝方法,其目的是通過在橡膠件本體一側的套管和橡膠件本體之間增加一層褶皺,以緩沖線束和車身鈑金孔之間的沖擊力,降低橡膠護套的疲勞度,提高橡膠護套的使用壽命,同時,保證橡膠護套的密封性。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該種用于汽車線束的橡膠護套包括設有通孔的橡膠件本體以及位于橡膠件本體外部的護套,橡膠件本體的一側且位于通孔的邊緣設有用于固定汽車線束的套管,所述的護套的外邊緣上設有與車身鈑金孔的邊緣相互卡接的凹槽。
所述的橡膠件本體與套管的連接部位設有褶皺,且褶皺位于橡膠件本體和套管的內側。
所述的凹槽沿護套的外邊緣設置為首尾相連的環形,且至少有一圈。
利用上述橡膠護套進行安裝的方法包括:
1)將線束穿過橡膠件本體的通孔,兩端用膠帶將線束和套管纏緊固定;
2)利用護套上的凹槽卡住車身鈑金孔的邊緣進行固定;即可完成橡膠護套的安裝。
具有上述結構的該種用于汽車線束的橡膠護套及其安裝方法具有以下優點:
1.該種用于汽車線束的橡膠護套通過在橡膠件本體一側的套管和橡膠件本體之間增加一層褶皺,以緩沖線束和車身鈑金孔之間的沖擊力,降低了橡膠護套所承受的的疲勞強度,提高了橡膠護套的使用壽命,同時,保證了橡膠護套的密封性能。
2.該種用于汽車線束的橡膠護套橡膠護套與線束之間增加的褶皺可以將應力減弱,且這個內斂式的褶皺不同于外露的波紋,可以減少一定的占用空間。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安裝示意圖。
在圖1-2中,1:橡膠件本體;2:護套;3:套管;4:凹槽;5:褶皺;6:鈑金孔。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所示結構可知,該種用于汽車線束的橡膠護套包括設有通孔的橡膠件本體1以及位于橡膠件本體1外部的護套2,橡膠件本體1的一側且位于通孔的邊緣設有用于固定汽車線束的套管3,護套2的外邊緣上設有與車身鈑金孔6的邊緣相互卡接的至少一圈凹槽4,且凹槽4沿護套2的外邊緣設置為首尾相連的環形。
橡膠件本體1與套管3的連接部位設有褶皺5,且褶皺5位于橡膠件本體1和套管3的內側,內斂式的褶皺5不同于外露的波紋,可以減少一定的占用空間。
圖2為本發明的安裝示意圖。具體安裝方法包括:
1)將線束穿過橡膠件本體1的通孔,兩端用膠帶將線束和套管3纏緊固定;
2)利用護套2上的凹槽4卡住車身鈑金孔6的邊緣進行固定;即可完成橡膠護套的安裝。
裝配后的橡膠護套中心線與車輛向正前方形成近似平行線時,橡膠護套與線束之間增加內斂式的褶皺可以使得部分沖擊力擴散,降低沖擊力對橡膠護套密封性進行的破壞。
該種用于汽車線束的橡膠護套通過在橡膠件本體一側的套管和橡膠件本體之間增加一層褶皺,以緩沖線束和車身鈑金孔之間的沖擊力,降低了橡膠護套所承受的的疲勞強度,提高了橡膠護套的使用壽命,同時,保證了橡膠護套的密封性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譽豐汽車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安徽譽豐汽車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1037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