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既有地下室結構的無工作井盾構接收工法及其構造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10168.0 | 申請日: | 2012-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50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中杰;齊明山;陳加核;徐正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 |
| 主分類號: | E21D9/00 | 分類號: | E21D9/00;E21D9/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碩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 地址: | 200125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既有 地下室 結構 工作 盾構 接收 及其 構造 | ||
1.一種既有地下室結構的無工作井盾構接收工法,應用在既有至少三層的地下室結構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構筑三層或三層以上帶有圍護樁的地下室結構;
步驟二、由地面分層放坡清除所述地下室結構的外側壁與所述圍護樁之間的回填砂;
步驟三、在清除回填砂的地下室結構的外側壁與圍護樁之間設置接頭圈梁,所述接頭圈梁內預埋有鋼環;
步驟四、待所述接頭圈梁及地下室結構達到設定強度后,鑿除對應所述鋼環內部位置的地下室結構的側壁及中間樓板部分,實現地下室結構與所述接頭圈梁的導通連接;
步驟五、盾構機刀頭切削所述圍護樁及所述鋼環內部,通過所述鋼環與地下室結構導通對接;
步驟六、所述盾構機刀頭處于所述鋼環內,保留盾殼,將盾構機內部設備及刀頭拆除,完成盾構接收工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地下室結構的無工作井盾構接收工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七、以盾殼作為外模進行混凝土澆筑,將盾殼、接頭圈梁及地下室結構連接成整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地下室結構的無工作井盾構接收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七所述混凝土澆筑為以盾殼作為外模,在地下室結構外側壁植筋后現澆鋼筋混凝土區間結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地下室結構的無工作井盾構接收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的接頭圈梁設置在所述地下室結構的地下二層與地下三層的外側壁與圍護樁之間。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既有地下室結構的無工作井盾構接收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結構的地下二層與地下三層的凈高之和不小于1.1倍盾構直徑。
6.如權利要求1-5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既有地下室結構的無工作井盾構接收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二中還包括先在所述地下室結構的外側壁與所述圍護樁之間的中間樓板進行開孔,然后再進行分層放坡,清除回填砂。
7.一種既有地下室結構的無工作井盾構接收構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帶圍護樁的地下室構造、預埋有鋼環的接頭圈梁及盾殼;所述接頭圈梁設置在所述地下室構造的外側壁與所述圍護樁之間;所述盾殼插設在所述鋼環內部,與地下室構造內部導通。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既有地下室結構的無工作井盾構接收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殼、接頭圈梁及地下室結構三者之間設置有一體構造的現澆鋼筋混凝土層。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既有地下室結構的無工作井盾構接收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結構外側壁對應所述盾殼和鋼環內部位置延伸有鋼筋,以盾殼作為外模設置有使得所述鋼筋、盾殼、接頭圈梁及地下室結構四者一體構造的現澆鋼筋混凝土層。
10.如權利要求7-9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既有地下室結構的無工作井盾構接收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構造為三層構造,所述接頭圈梁及盾殼導通設置在所述地下室構造的地下二層與地下三層的外側壁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未經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1016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照明系統及圖案投射燈
- 下一篇:一種小麥蛋白質涂布食品包裝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