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梧桐樹皮鞣質的提取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09959.1 | 申請日: | 2012-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681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沈金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復康藥物研發(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185 | 分類號: | A61K36/185;C07J63/00;A61P39/06;A61P35/00;A61P31/18;A61P31/04;A61P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125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梧桐 樹皮 鞣質 提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提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梧桐樹皮鞣質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術
鞣質廣泛存在于植物界,約70%以上的中藥植物藥中含有鞣質類化合物,尤以在裸子植物及雙子葉植物,鞣質存在于植物的皮、木、葉、根、果實等部位,樹皮中尤為常見,近十年來,由于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人們對植物中鞣質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除發現其有抗菌、抗炎、止血藥理活性外,還發現具有抗突變、抗脂質過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腫瘤與抗艾滋病等多種藥理活性,尤其在抗腫瘤治療中顯示出了誘人的前景。
目前,對于從懸鈴術科植物梧桐中提取樺木酸的研究較多,但都忽略了樹皮中的鞣質成分,如中國專利申請201110083158.6從梧桐樹科樹皮中提取樺木酸的方法,其中水提部分就是作為廢棄物去除,造成了浪費。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梧桐樹皮鞣質的提取方法,充分利用原材料,提取出鞣質類成分。
本發明的目的將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一種梧桐樹皮鞣質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梧桐樹皮原材料粉碎成至少能過1號篩的粉末;
步驟二,使用石油醚浸泡步驟一所得的粉末,用量為2~3倍粉末體積,浸泡時間為2~4小時,去除葉綠素、樹蠟和樹脂;
步驟三,過濾,濾取濾渣,干燥,加入清水加熱煮沸浸泡1~4次,每次3~5小時,每次用水量為濾渣體積的2~4倍,過濾合并多次提取的提取液;
步驟四,在提取液中加入過量4%明膠水溶液,至沉淀量不再增加,濾取沉淀,干燥;
步驟五,對步驟四所得的干燥固體粉末使用丙酮進行索氏提取至三氯化鐵顯色無反應,回收丙酮即得鞣質成分。
優選的,步驟三最后剩下的濾渣可直接用有機溶劑提取制備樺木酸。
本發明的突出效果為:改進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充分利用了其中的原材料,提取出具有多種藥理活性的鞣質類成分,工藝簡單,適于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方法進行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下述實施例中所述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所述試劑和材料,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獲得。
實施例:
本實施例的一種梧桐樹皮鞣質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梧桐樹皮原材料粉碎成至少能過1號篩的粉末;
步驟二,使用石油醚浸泡步驟一所得的粉末,用量為2~3倍粉末體積,浸泡時間為2~4小時,去除葉綠素、樹蠟和樹脂;
步驟三,過濾,濾取濾渣,干燥,加入清水加熱煮沸浸泡1~4次,每次3~5小時,每次用水量為濾渣體積的2~4倍,過濾合并多次提取的提取液;
步驟四,在提取液中加入過量4%明膠水溶液,至沉淀量不再增加,濾取沉淀,干燥;
步驟五,對步驟四所得的干燥固體粉末使用丙酮進行索氏提取至三氯化鐵顯色無反應,回收丙酮即得鞣質成分。
優選的,步驟三最后剩下的濾渣可直接用有機溶劑提取制備樺木酸。
本實施例的突出效果為:改進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充分利用了其中的原材料,提取出具有多種藥理活性的鞣質類成分,工藝簡單,適于生產
本發明尚有多種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變換而形成的所有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復康藥物研發(蘇州)有限公司,未經奇復康藥物研發(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0995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子設備驅動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下一篇:直流絕緣監測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