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煉廠干氣的催化氧化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08505.2 | 申請日: | 2012-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760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新友;陳玉香;王學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23G7/07 | 分類號: | F23G7/07;F22B1/18;B01J23/8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煉廠干氣 催化 氧化 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廢氣凈化處理領域,涉及一種成份復雜的煉廠干氣的催化氧化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節能減排工作的高度重視,企業面臨十分繁重的節能減排任務。煉油廠滿負荷運行時,其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干氣(俗稱“瓦斯氣”)、蒸汽在被綜合利用后仍有剩余,現在通過放空排放。既導致能源的浪費,又造成了環境的污染。若采用點燃的方式進行處理,則需要很高的溫度,更為嚴重的是,在高達1000℃以上的溫度時空氣中的N2可以被氧化成NOx,從而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
CN1134971A公開了一種催化裂化干氣的利用系統。該系統的特點是通過壓控閥的控制,一部分干氣連通催化裝置的燃料加熱爐和余熱鍋爐,另一部分引入火柜燃燒,該工藝方法解決了煉廠干氣壓力不穩定,無法直接進入鍋爐燃燒的問題,干氣利用率有所提高,也節省了燃油,但并未解決不完全燃燒及高溫NOx生成而引起的排放廢氣的空氣污染問題。
CN1225895A公開了一種煉廠干氣選擇催化制氫的工藝方法。該工藝方法中,在多組分催化劑的作用下,將煉廠干氣選擇氧化為CO和H2,再使用水蒸氣將其中的CO轉換成H2,最后經分離提純得到H2資源,反應溫度為450~950℃,反應壓力為微正壓。該方法可以節省一定的能耗,得到煉廠可用的氫氣資源。但是該方法存在兩個問題,首先,煉廠干氣的甲烷組分一般在25%以上,但該方法只能完全轉換C2以上的有機物,?CH4的轉化率有待進一步提高,其次,工業上氫氣分離一般采用變壓吸附或加壓液化的方法,兩個都需要額外耗費大量的電能,沒有經濟優勢。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煉廠干氣的催化氧化處理方法。該方法能夠有效利用干氣,減少NOx的生成,并與其它工藝相結合達到回收利用能源、滿足達標排放的要求,并將排放氣對大氣的污染降低到最小。
????一種煉廠干氣的催化氧化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煉廠干氣在催化氧化反應器A內點燃,在催化氧化催化劑的作用下進行反應;
(2)步驟(1)處理后的廢氣進入余熱鍋爐,進行能量的回收利用;
(3)當催化氧化反應器A溫度高于700℃時,切換閥門,使干氣進入催化氧化反應器B中,在催化氧化催化劑的作用下進行反應,同時,步驟(2)中余熱鍋爐排出的低溫氣體中的一部分進入催化氧化反應器A對其進行降溫處理,然后再次進入余熱鍋爐;
(4)當催化氧化反應器B內溫度高于700℃后,切換氣路進入催化氧化反應器A,并同時切換閥門,切斷進入催化氧化反應器A的低溫余熱鍋爐尾氣,將其引入催化氧化反應器B,對催化氧化反應器B進行降溫,并通過余熱爐回收熱量;
(5)步驟(1)至步驟(4)重復操作。
本發明方法中所述的余熱鍋爐也稱為熱回收蒸汽發生器,是一種蒸汽-蒸汽聯合循環發電設備,和常規鍋爐設備不同,余熱鍋爐中不發生燃燒過程,也沒有燃燒的相關設備,只是一個高溫氣-水/蒸氣的換熱裝置。
本發明方法中催化氧化反應器A和催化氧化反應器B內裝填同一種催化氧化催化劑。該催化劑以蜂窩陶瓷為載體,蜂窩陶瓷載體表面覆蓋復合涂層,按涂層的總重量計,涂層中含有重量百分含量為40%~70%的SiO2,8%~30%的ZrO2,5%~25%的CeO2,5%~20%的La2O3,1%~5%的NiO和1%~5%的CaO,在涂層表面負載有Pt、Pd、La金屬元素活性組分,Pt、Pd、La金屬元素摩爾比為0.1~1:0.2~1.5:1.5~4,貴金屬活性組分Pt和Pd的擔載量分別為每升催化劑0.2~3.5g和0.4g~5.2g。
本發明方法中采用的催化氧化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包括載體預處理過程、復合涂層液配制過程、載體涂層涂覆過程和金屬活性組分負載過程。
所述的蜂窩陶瓷載體預處理過程首先將蜂窩載體放置于質量濃度為0.5%~2%的稀鹽酸中浸泡1~6小時,將載體與液體置于超聲清洗機中清洗0.5~4小時,取出后在60℃~150℃下烘0.5~6小時;烘干后的載體再焙燒5小時得到清潔干燥的載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0850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涂抹齒輪潤滑油氣動感應節油裝置
- 下一篇:電吉他的弦卡定結構及拉弦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