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急冷氫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08335.8 | 申請日: | 2012-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690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經偉;李欣;陳新;彭德強;齊慧敏;劉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J8/02 | 分類號: | B01J8/02;B01F13/02;B01F3/04;C10G4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急冷氫箱 | ||
1.一種新型急冷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冷氫箱自上而下包括四層板式結構,分別為集液板、滴液板、隔板和再分布篩板;所述集液板位于最上層,其為中心開孔的錐板,錐口朝下,在中心開口上設有折流管;所述滴液板為錐口朝上的錐板,位于集液板下方,中心開口處設置有集液槽,在集液槽中設置有冷氫管環管,滴液板上開有小孔;所述隔板位于滴液板下方,中心開口處設置有混合管;所述的再分布篩板位于隔板下方,再分布篩板中心設有導流錐,再分布篩板上開有小孔;其中在所述滴液板上還設置有若干降氣管,降氣管向上貫穿集液板,降氣管上沿高出集液板,降氣管下沿與滴液板相連接。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流管的上沿與集液板連接,下沿伸入集液槽中,折流管與集液槽之間形成環縫。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急冷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管的下端低于集液槽的上沿,而高于冷氫管環管的底部。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流管、混合管、導流錐以及集液槽的中心同軸。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流管為圓筒式結構。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的上沿與滴液板連接。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氣管設置于滴液板的靠近邊緣處。
8.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管為圓筒式結構,混合管上沿與隔板連接,下沿與再分布篩板隔開一定距離。
9.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降氣管沿圓周均勻分布。
10.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氫箱,其特征在于,在降氣管與集液槽之間設置有多層滴液孔,所述滴液孔的開孔率為1%~10%。
11.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液板錐度為170°~178°,所述的滴液板的錐度為165°~175°。
1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液槽的高徑比為0.05~0.2。
1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氫管環管直徑為集液槽直徑的50%~90%。
1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液板上開設的滴液孔采用正三角形排列或環形排列。
1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分布篩板上開有小孔的開孔率為2%~10%。
1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錐的錐底直徑為混合管直徑的1~1.5倍,錐度為120°~16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0833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