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摩擦離合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07681.4 | 申請日: | 2012-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562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F·克雷布斯;R·戴克勒;J·米爾豪森;A·塞布;J·貝格曼;R·赫爾戈特 | 申請(專利權)人: | 舍弗勒技術股份兩合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15/10 | 分類號: | B21J15/10;F16D13/58;F16D13/70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曾立 |
| 地址: | 德國黑措***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摩擦 離合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用于制造摩擦離合器(1)、尤其雙離合器的方法,所述摩擦離合器包括一具有環形摩擦面(11)的壓板(4,4a,4b,4c,4d,4e,4f)、一軸向間隔開并且固定在殼體上的盤件(2,2a)和分布在圓周上并且使壓板(4,4a,4b,4c,4d,4e,4f)和盤件(2,2a)無相對轉動且軸向可移位地相互定心且相互連接并且在所述摩擦面(11)的徑向內部容納在壓板(4,4a,4b,4c,4d,4e,4f)上并利用鉚釘(5、5d,6、6a,6b,6c,6e,6f)與盤件(2,2a)固定的板簧(7,7a,7b,7c,7d,7e,7f),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7,7a,7b,7c,7d,7e,7f)首先固定在所述壓板(4,4a,4b,4c,4d,4e,4f)上并且接著與所述盤件(2,2a)鉚接,其方式是,俘獲所述板簧(7,7a,7b,7c,7d,7e,7f)的自由端(17,17b,17d,17e)并且將其徑向定位在所述盤件(2,2a)的開口上并且在所述壓板(4,4a,4b,4c,4d,4e,4f)定位并定心在盤件(2,2a)上之后在所述板簧(7,7a,7b,7c,7d,7e,7f)與所述盤件(2,2a)之間進行盲鉚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17,17b,17d,17e)由所述壓板(4,4a,4b,4c,4d,4e,4f)俘獲并且定位在所述盤件(2,2a)的開口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簧(7d,7e)的自由端(17d,17e)上設有凸臺(25,25e),所述凸臺定位在所述壓板(4d,4e)的軸向銷子(23)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銷子(23)固定地設置在所述壓板(4d,4e)上。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簧(7d,7e)定位后將所述銷子(23)從所述壓板(4d,4e)中去掉。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插入到所述板簧(7,7a)的自由端(17、17a)中的鉚釘(6,6a)定位在所示壓板(4,4a)的凹陷部(13,13a)上。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板簧(7c)的設有一凸鼻(25c)的自由端(17c)定位在兩個設置在所述壓板(4c)上的隆起(20)之間。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簧(7f)的自由端中分別插入一個鉚釘(6f)并且利用相對于鉚釘沖頭(33)彈動并且具有錐形開口(32)的鉚釘保持件(31)俘獲并定位所述鉚釘(6f)。
9.一種摩擦離合器(1)、尤其雙離合器,其包括一具有環形摩擦面(11)的壓板(4,4a,4b,4c,4d,4e)、一軸向間隔開并且固定在殼體上的盤件(2,2a)和分布在圓周上并且使壓板(4,4a,4b,4c,4d,4e)和盤件(2,2a)無相對轉動且軸向可移位地相互定心且相互連接并且在所述摩擦面(11)的徑向內部容納在壓板(4,4a,4b,4c,4d,4e)上并利用鉚釘(5、5d,6、6a,6b,6c,6e)與盤件(2,2a)固定的板簧(7,7a,7b,7c,7d,7e),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板(4,4a,4b,4c,4d,4e)具有用于使所述板簧(7,7a,7b,7c,7d,7e)的自由端(17,17b,17d,17e)在與所述壓板(4,4a,4b,4c,4d,4e)連接的板簧(7,7a,7b,7c,7d,7e)與所述盤件(2,2a)鉚接之前定位的機構。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摩擦離合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構是所述壓板(4c)的與所述板簧(7b,7c,7d,7e)或放入到所述板簧中的鉚釘(6,6a)形成連接的凹陷部(13,13a,13b)或突出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舍弗勒技術股份兩合公司,未經舍弗勒技術股份兩合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0768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制備大顆粒氧化鉺的方法
- 下一篇:老年大鼠腦血管內皮細胞原代培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