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全站儀的平面反射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407432.5 | 申請日: | 2012-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89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葉星;陳楊;葛永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15/00 | 分類號: | G01C15/00;G01B11/24;G01B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站儀 平面 反射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測量儀器的配套裝置,尤其指一種全站儀的平面反射裝置。
背景技術
全站儀是一種先進的測量儀器,它建立在激光經緯儀的基礎上利用激光反射信號得出空間各點間相對的三維尺寸數據,從而利用這些三維數據對各項工程產品的尺寸進行控制。在三維測量過程當中最為經濟有效的測量模式便是無棱鏡反射板模式,但該模式需要人工定點貼置反射板,目前常用反射裝置有:平面反射板、拐角反射板、隱蔽桿、坡口反射板以及四角不規(guī)則菱形平面反射板固定架、另外搬遷站點時所需的回轉反射靶。
現(xiàn)有的平面反射板包括反射板及固定架,但是其不適用于板材直邊(含坡口)和線型板材合攏口(含坡口);在測量板角(單邊含坡口)時需輔助工具。即在測量時,將反射板固定于固定架上,然后將固定架移至板材邊沿,并使板材邊沿與反射板表面相緊貼,再用鋼尺作為輔助工具,將鋼尺平放,使鋼尺表面緊貼板材表面,并將鋼尺沿板材表面向反射板平移,直至鋼尺端面接觸到反射板,這樣才可以測量所測點的三維坐標。使用現(xiàn)有的平面反射板進行測量,操作麻煩,且容易產生測量誤差,因此其結構有待進一步改進。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設計巧妙、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測量精度高的一種全站儀的平面反射裝置。
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本全站儀的平面反射裝置,包括反射板及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正面貼有反射膜,本反射裝置還包括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一邊通過水平放置的轉軸能轉動地設置于所述反射板的背面上,在位于支撐板上方的反射板上固定有定位板,當所述支撐板向上擺動至支撐板的底面與反射板豎向平面的夾角為90°時,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與定位板的下表面支撐在一起,所述支撐板向上擺動至90°的最大位置時,所述支撐板的底面與反射膜的水平中心線位于同一高度上,所述反射板能上下移動地插置于固定架的插槽中。
作為改進,所述反射板的一側邊上向貼有反光膜一面的方向延伸有凸出的擋邊,在所述的固定架上擋邊相應位置設置有與擋邊相適配的擋邊槽,當反射板插置于固定架時,所述擋邊能上下移動地插置于擋邊槽中。
作為改進,所述擋邊與反射板平面之間的夾角為90°。
作為改進,所述固定架上設置有用于固定架能吸附于被測鐵板上的磁鐵,所述磁鐵為永久磁鐵。
作為改進,所述反射膜的粘貼范圍為在反射板正面無擋邊一端,以轉軸軸線在反光板上的投影和反射板端線交點為圓心,以上述交點至上端面距離為半徑的半圓。
作為改進,所述支撐板一邊通過水平放置的轉軸能轉動地設置于所述反射板的背面上具體結構為,所述反射板的背面設置有轉軸座,所述轉軸能轉動地置于轉軸座中。
作為改進,所述反射板的厚度可為1mm,為了提高測量精度,厚度可以更薄。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采用反射板正面貼有反射膜,本反射裝置還包括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一邊通過水平放置的轉軸能轉動地設置于所述反射板的背面上,在位于支撐板上方的反射板上固定有定位板,當所述支撐板向上擺動至支撐板的底面與反射板豎向平面的夾角為90°時,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與定位板的下表面支撐在一起,所述支撐板向上擺動至90°的最大位置時,所述支撐板的底面與反射膜的水平中心線位于同一高度上,所述反射板能上下移動地插置于固定架的插槽中。其優(yōu)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測量時,打開支撐板搭靠于所測鐵板上能有效幫助反射板定位,繼而縮短了擺放反射板的時間,從原來需要一到兩分鐘時間而縮短至10~20秒以內,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本裝置不僅測量方便,而且通過支撐板其測量精度也更高,因此,本發(fā)明的反射裝置是一種非常實用產品,值得普及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結構立體圖;
圖2是圖1另一個視角的立體圖;
圖3是圖1在去掉固定架后側面投影圖;
圖4是圖3中I部放大圖;
圖5是圖1中固定架的俯視圖;
圖6是將反射裝置置于被測鐵板上的結構立體圖;
圖7是圖6另一個視角的結構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0743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