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ZigBee實時煙霧傳感路由節點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07315.9 | 申請日: | 2012-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174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徐杜;蔣永平;張恒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瀚潤計算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84/18 | 分類號: | H04W84/18;H04W88/02;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廣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石澤智 |
| 地址: | 510725 廣東省廣州市黃***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zigbee 實時 煙霧 傳感 路由 節點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組網的無線網絡路由節點,特別是一種ZigBee實時煙霧傳感路由節點。
背景技術
較早的煙霧傳感器節點功能比較單一,由于煙霧濃度閥值是預先設定好且不可改變的,只能應用于特定的場合。并且普通的煙霧傳感器沒有無線網絡接口,所以在與其他監控設備連接時只能采用有線連接的方式,給實際應用中的施工和聯網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普通的基于無線技術的煙霧傳感節點解決了有線連接的弊端,并且實現了一些復雜的功能,如實時傳輸采集的數據并在LCD屏上顯示,可以根據不同的場合設定煙霧濃度閥值,人機交互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這種節點無線通信的標準不規范和統一,沒有路由功能,不能與其他的節點進行數據交換,只能進行單一路徑傳輸,節點與中心節點的距離較遠時容易導致數據丟失,傳輸效率比較低,只能通過增加主節點的方法覆蓋監控場所,由此帶來了成本上的提高。
ZigBee技術是一種新興的、具有國際標準的、近距離、低復雜度、低功耗、低數據速率、低成本的無線網絡技術。在要求數據采集或監控的網點多、傳輸數據量不大但設備成本低、數據傳輸安全性高、設備體積小、地形復雜、需要較大的網絡覆蓋等要求下,ZigBee技術可以充分發揮它的優勢。而且ZigBee聯盟制定了一個全球開放的標準,適用于設計可靠的、成本效益型、低功耗無線網絡監測及其控制產品。
ZigBee技術組成的無線傳感網絡為中短距離、低速率無線傳感器網絡。射頻傳輸成本低,各節點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功耗低,適用于電池長期供電;可實現一點對多點,兩點間對等通信;具有快速組網自動配置、自動恢復功能;傳感器之間可相互協調實現數據通信。可適用于工業控制、現代化農業監控、數字家庭、智能樓宇監控、環境監測等領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ZigBee技術設計,合理實用,應用廣泛,擴展性較強,不僅可以實時實地監測現場煙霧濃度值變化,還可以根據應用要求進行遠程設置參數和性能調試;還可與其他路由節點進行數據轉接,對數據進行中繼傳遞,組成大型ZigBee煙霧監測無線傳感網絡的ZigBee實時煙霧傳感路由節點。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達到:一種ZigBee實時煙霧傳感路由節點,包括煙感模塊電路、聲光報警電路、天線模塊電路、供電電路,其特征在于:還有ZigBee控制模塊電路,煙感模塊電路將煙室中煙霧傳感器采集到的濃度信號經光電轉換后直接傳輸到ZigBee控制模塊電路的A/D輸入端;經過A/D轉換后,獲得煙霧濃度的數字信號,經ZigBee控制模塊電路處理后的信號一路送到聲光報警電路,另一路通過天線模塊電路發送遠程報警信號,另還與其他路由節點進行數據轉接,對數據進行中繼傳遞,組成大型ZigBee煙霧監測無線傳感網絡。
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達到:還設有測試按鈕,與ZigBee控制模塊電路相連接。煙感模塊電路包括煙霧傳感器和光電耦合器。ZigBee控制模塊電路采用型號為CC2530的集成電路模塊。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
1、基于ZigBee技術設計,合理實用,應用廣泛,擴展性較強,不僅可以實時實地監測現場煙霧濃度值變化,還可以根據應用要求進行遠程設置參數和性能調試;還可與其他路由節點進行數據轉接,對數據進行中繼傳遞,組成大型ZigBee煙霧監測無線傳感網絡
2、有效解決了以前有線連接的不便、無線連接的非標準、不能自組網、效率低和使用效果較差等缺陷,可在家庭、工業現場、醫院以及環境監測等領域中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電路原理方框圖;
圖2為本發明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下面將結合附圖(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瀚潤計算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瀚潤計算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0731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