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熱鍛模壓鑄模用模具鋼的制備工藝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406749.7 | 申請日: | 2012-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530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陶海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銅陵科海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8/50 | 分類號: | C22C38/50;C22C38/58;C21D6/00;C23C22/07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4100 安徽省銅陵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鍛模 壓鑄 模具鋼 制備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模具鋼,具體屬于熱鍛模壓鑄模用模具鋼的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用來生產塑料成型模具的模具鋼需要具有以下特性:
(1)鏡面精加工性(mirror?finish?workability)良好,不易發(fā)生針孔和微小麻點;
(2)打磨加工性(satinizing?workability)良好;
(3)抗腐蝕和生銹性良好;
(4)強度、耐磨性和韌性良好;
(5)切削性良好。
通常使用例如JIS?SCM440等中等C-Mn-Cr-Mo-Fe系鋼材作為塑料成型用模具鋼,但上述要求已經增加,另外,近年來,生產交貨時間的降低已經作為客戶的重要要求出現(xiàn)。為了降低加工步驟數(shù)目來滿足該要求,通常使用各種鋼材,例如低碳Mn-Cr-Mo-S-Fe系鋼材(見JP-A-48-093518)、為了改進淬火性向上述鋼材(即JP-A-48-093518)加入Ni的改性鋼材(JP-A-52-065557)和改進切削性的無硫含Cu的鋼材(見JP-A-58-067850或JP-A-60-204868)。
上述塑料成型用鋼材,即低碳Mn-Cr-Mo-S-Fe系鋼材和低碳Mn-Ni-Cr-Mo-S-Fe系鋼材,存在著不能得到滿意的模具壽命的問題,由于當用這種鋼材形成最大長度約2米的大尺寸模具時,由于硫化物離析等,拋光性、耐磨性和韌性變差。JP-A-58-067850的低碳無硫Mn-Cr-Cu-Fe系鋼材對淬火回炎處理具有低的抗軟化性,所以當它在約550℃下進行氮化處理時,鋼材的硬度變差。JP-A-48-093518的低碳Mn-Ni-Cr-Mo(W/2)-Cu-Fe系鋼材不一定令人滿意,這是因為由于碳含量低不能得到足夠的析出硬化效果。
在JP-A-03-115523的低碳低硫低A1和低氧的Mn-Cr-Mo-系鋼材中,由于將基材的硬度降低于HRC30改進了切削性,所以盡管通過抑制非金屬雜物的出現(xiàn)改進了鏡面精加工性,但是該材料具有低的硬度和不令人滿意的拋光性和耐磨性。JP-A-07-062491的低碳Mn-Cr-Mo(W)-V-Cu-Fe鋼材或低碳Mn-Ni-Cr-Mo(W)-V-Cu-Fe鋼材確保:即使用這種鋼材形成大尺寸的模具,也能滿足能塑料成型用模具的上述要求,由于Cr、Mo(W/2)、Cu和V,因足夠的析出硬化,該鋼材具有高的強度的優(yōu)異的切削性。但是,當廣泛地使用工程塑料材料時,拋光性和耐磨性不一定令人滿意。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上提供一種熱鍛模壓鑄模用模具鋼的制備工藝,它具有優(yōu)異的韌性和切削性,從而能延長工具的壽命,同時維持常規(guī)的性能,具有優(yōu)異的拋光性和耐磨性。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熱鍛模壓鑄模用模具鋼的制備工藝,包括有以下步驟:
a、鑄造步驟,模具鋼基體由下述質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C?0.23-0.35%,Mn?1.4-2.0%,Si?0.8-1.5%,V??0.11-0.15%,Ti?0.10-0.19%,Cr?0.8-2.0%,Ni?0.4-1.5%,?W?0.21-0.8%,?Nb?0.02-0.06%,?Cu?0.30%-1.20%,P≤0.034%、S≤0.050%,余量為Fe及不可避免的夾雜質;將含有上述組分的模具鋼加熱至650-760℃,保溫5-6小時,爐冷至280-320℃,保溫3-5小時,再加熱至650-690℃,保溫32小時,以43℃/小時冷卻至400℃,再以20℃/小時,冷卻至常溫;
b、熱處理步驟
對步驟a中得到的模具鋼,再加熱至980℃并保溫1-2h,油冷至不高于100℃后重新加熱至680℃-710℃的溫度范圍并保溫3h,之后水冷;經過回火處理后,再將模具鋼的頭部加熱到320-380℃,保溫4-5小時,然后噴霧冷卻處理,模具鋼的尾部在900-1020℃,保溫6-8小時,然后空冷,最后模具鋼中部再加溫至溫度為160~190℃,保溫2-3小時,放入鐵箱中堆冷;
c、將熱處理后的鋼拋丸處理;
d、將模具鋼在-190℃左右液氮中處理5-6小時;
e、升至室溫,保存24-36小時后,再加熱至240-260℃,保溫2-3小時,空冷;
f、磷化處理,在常溫下將模具鋼在熱火封閉,溫度為280-300℃,采用PH值為8的表面調整劑處理1-2min,經滴空1-2min后,采用磷化劑處理15-20min,再經滴空1-2min后,采用清水清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銅陵科海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銅陵科海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0674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有板狀隔膜結構的鋁電解槽
- 下一篇:一種化學氧化去除水中氯代烴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