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環保瀝青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06538.3 | 申請日: | 2012-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717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周慶月;張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增光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6/26 | 分類號: | C04B26/26;C04B14/42;E01C7/24;E01C7/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江蘇省南通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環保 瀝青 混凝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環保瀝青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目前國內對舊瀝青混合料的利用數量較少,造成舊瀝青混合料大部分廢棄,不但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大量的使用新石料需要開采大量的礦石,必然導致森林植被減少、水土流失等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瀝青資源的價格上漲以及砂石材料的日趨緊張,對舊瀝青混合料再生利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顯得十分突出。,銑刨回收瀝青混合料技術優點突出,質量可靠,經濟效益可觀,社會效益明顯,應用前景廣闊。為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公路發展模式,實現公路建設可持續發展開創了理想的新途徑。在90年代以后陸續建成的高速公路已進入大、中修期,大量翻挖、銑刨的瀝青混合料被廢棄,一方面造成環境污染,另一方面對于我國這種優質瀝青極為匱乏國家來說是一種資源的浪費,而且大量的使用新石料,開采石礦會導致森林植被減少,水土流失等嚴重的生態環境破壞。瀝青再生技術的研究、推廣和相關專用設備的開發,對降低建設成本、保護生態環境以及對我們國家的公路建設都有極大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新型環保瀝青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新型環保瀝青混凝土,每立方米新型環保瀝青混凝土的組成材料為:20~24kg廢舊瀝青銑刨料;80~120g的玻璃纖維;0.6~0.8kg的SBS改性乳化瀝青;0.2kg的瀝青膠乳復原劑。
以上組成材料的技術要求如下:
篩分后廢舊瀝青混合料的質量應基本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2004)“表4.8.2瀝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質量技術要求”中粗集料的技術要求。滿足級配范圍如表1所示:
表1
SBS改性乳化瀝青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2004)中“表4.7.1-2改性乳化瀝青技術要求”。
玻璃纖維采用無捻粗紗型玻璃纖維,特克斯數(Tex)為2000~2600g/km,纖維的長度為30~120mm。
上述新型環保瀝青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步驟如下:
首先,在清潔、干燥的下承層表面上依次噴灑SBS改性乳化瀝青、撒布玻璃纖維,同時灑布篩分完畢的瀝青銑刨料;施工完畢后對路面進行碾壓,從同步灑布施工到碾壓完成的時間控制在10~30分鐘;
其次,對路面進行碾壓,碾壓的次數為4~6次,可用2臺25噸以上的膠輪壓路機緊跟纖維瀝青同步碎石施工設備進行碾壓,碾壓次數為每臺2~3次。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是:
(1)本發明石料完全采用廢舊瀝青銑刨料,銑刨料表層粘附的瀝青經瀝青還原劑的復原,完全達到了新瀝青的性能,大量的減少了石料的使用,同時大量的節約了瀝青原料的使用;恢復功能的新瀝青和現有乳化瀝青粘結更加牢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增光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增光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0653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