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壓器件的保護環結構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05330.X | 申請日: | 2012-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6934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3 |
| 發明(設計)人: | 孫德明;周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9/40 | 分類號: | H01L29/40;H01L29/06;H01L21/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31275 | 代理人: | 吳世華,林彥之 |
| 地址: | 20121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壓 器件 保護環 結構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高壓器件的保護環結構,其包括:
N型單晶硅襯底(3),在其表面上具有間斷的氧化層(1);
金屬場板(2),其部分覆蓋在露出的所述N型單晶硅襯底(3)的表面和氧化層(1)上,
器件區(9),嵌于N型單晶硅襯底(3)中;
多個P+型注入擴散環(5),嵌于所述N型單晶硅襯底(3)中,其中,緊鄰所述器件區(9)的P+型注入擴散環(5)為零環,且以所述器件區(9)為中間區域環繞分布,在所述器件區(9)工作時接地;其他P+型注入擴散環(5),在所述器件區(9)工作時懸浮,且以零環為中間區域,一環環繞于另一個環的外圈;
等位環(4),嵌于所述N型單晶硅襯底(3)中,且環繞于所述多個P+型注入擴散環(5)的外圍;
其特征在于:
零偏壓下完全耗盡的N型注入擴散環(6),嵌于所述P+型注入擴散環(5)的環內,以提供正電荷;以及
零偏壓下完全耗盡的P型注入擴散環(7),嵌于N型單晶硅襯底(3)中,位于兩個所述P+型注入擴散環(5)或所述P+型注入擴散環(5)和所述等位環(4)之間,且在所述金屬場板(2)的外側,以提供負電荷,從而產生一個指向外側且方向與表面電場相反的電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環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注入擴散環(6)位于所述P+型注入擴散環(5)內且靠近環外側邊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護環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注入擴散環(6)的底邊與所述P+型注入擴散環(5)內的耗盡區邊界底邊平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環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注入擴散環(6)為N型注入輕摻雜擴散區。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環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注入擴散環(7)為P型注入輕摻雜擴散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環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注入擴散環(7)位于所述P+型注入擴散環(5)外,且靠近所述P+型注入擴散環(5)的內環邊界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環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注入擴散環(7)的截面積小于等于所述N型注入擴散環(6)的截面積。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環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層(1)的厚度為大于1微米。
9.一種制造權利要求1所述高壓器件保護環結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01:區熔N型單晶硅襯底上生長一薄層氧化層,在N型單晶硅襯底上表面上形成具有間斷的氧化層;
步驟S02:光刻N型注入擴散環區域,注入N型雜質;光刻P型注入擴散環區域,注入P型雜質;再光刻等位環區域,注入N型雜質;
步驟S03:生長場氧化層;
步驟S04:光刻器件區;
步驟S05:光刻多個P+型注入擴散環區域,并注入P+型雜質以形成P+型注入擴散環,去膠后推阱;
步驟S06:金屬沉積刻蝕,使金屬場板部分覆蓋在露出的N型單晶硅襯底的表面和氧化層上,鈍化層沉淀刻蝕;
步驟S07:背面減薄,注入雜質并激活,背面金屬沉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05330.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觸覺刺激力可測和力頻率可調的觸覺刺激裝置
- 下一篇:一種折疊鍵盤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