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05122.X | 申請日: | 2012-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726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山崎隆之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2H1/02 | 分類號: | B62H1/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海坤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 車輛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具有支架的電動車輛的改進。
背景技術
電動二輪車和一部分的電動三輪車具備在停車時支撐車體的支架。支架在行駛時被收納。
眾所周知有電動三輪車的支架結構(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圖1、圖2)。)。
如專利文獻1的圖2所示,在停車時,支架(35)(帶括弧的數字表示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附圖標記。以下相同)從車體(15)朝下延伸,下端與路面相接,由此支撐車體(15)。
在行駛時,如專利文獻1的圖1所示,支架(35)以與車體(15)的下表面平行的方式被收納于車體(15)的下方。
由于支架(35)位于比車體(15)的下表面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容易與路上的突起物接觸。作為對策,需要增粗支架(35)而使其堅固。
另外,在將該支架(35)應用于車寬狹窄的電動二輪車的情況下,從車輛側面看得到支架(35),在外觀性的點上存在改進的余地。
因此,謀求無需擔心與路上突起物接觸且外觀性優良的支架。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29398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車輛,在具有支架的電動車輛中,無需擔心支架與路上突起物接觸且外觀性良好。
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
技術方案1所涉及的發明是具有在停車時支撐車體的支架且將由車載電池供電的電動機作為驅動源而進行行駛的電動車輛,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車體的底部設置朝上方凹陷且在從車輛側面觀察時看不到的凹部,在該凹部進出自如地收納所述支架,以保持收納姿勢的方式鎖定所述支架的支架鎖定機構設置于所述車體,解除所述支架鎖定機構的鎖定解除操作件設置于所述車體。
技術方案2所涉及的發明的特征在于,鎖定解除操作件設置于車體的側面。
技術方案3所涉及的發明的特征在于,在車體的側面設置有向車體中心凹陷的踏腳板收納凹部,在該踏腳板收納凹部進出自如地收納有供駕駛員放置腳的踏腳板,在踏腳板收納凹部且在被收納狀態的踏腳板遮蔽的部位設置有鎖定解除操作件。
技術方案4所涉及的發明的特征在于,鎖定解除操作件設置于車體的底部。
技術方案5所涉及的發明的特征在于,在踏腳板收納凹部設置有進一步向車體中心凹陷的凹部,在該凹部設置有鎖定解除操作件。
發明效果
在技術方案1所涉及的發明中,在車體的底部設置凹部,能夠在該凹部收納支架。由于支架不從車體露出,因此車輛的外觀性提高。并且,由于支架收納于車體,因此無需擔心路上突起物與支架接觸。其結果是,無需增粗支架而使其堅固,能實現支架的小徑化、輕型化。
在支架收納于車體的情況下,在結構上難以使支架向使用位置移動。本發明通過操作設置于車體的鎖定解除操作件,能夠使支架從收納位置向使用位置移動。
在技術方案2所涉及的發明中,鎖定解除操作件設置于車體的側面。因此是車體的側面,所以能夠非常容易地操作鎖定解除操作件。
在技術方案3所涉及的發明中,在車體的側面設置有向車體中心凹陷的踏腳板收納凹部,在該踏腳板收納凹部進出自如地收納有踏腳板,在踏腳板收納凹部且在被收納狀態的踏腳板遮蔽的部位設置有鎖定解除操作件。
由于鎖定解除操作件配置于難以了解的位置,因此難以受到擺弄。
在技術方案4所涉及的發明中,鎖定解除操作件設置于車體的底部。
由于鎖定解除操作件配置于難以了解的位置,因此難以受到擺弄。
在技術方案5所涉及的發明中,在踏腳板收納凹部設置有進一步向車體中心凹陷的凹部,在該凹部設置有鎖定解除操作件。
在凹部收納有鎖定解除操作件,鎖定解除操作件不從凹部突出。即使在使用踏腳板時,也不必擔心鎖定解除操作件被誤操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涉及的電動車輛的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所涉及的電動車輛的車體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體圖。
圖3是從后方觀察的電動車輛的立體圖。
圖4是車載電池周圍的模塊結構圖。
圖5是示出圖4的變形例的圖。
圖6是電動車輛的左側視圖。
圖7是車體的底部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圖8是圖7的作用圖。
圖9是圖8的9-9線的剖視圖。
圖10是圖9的作用圖。
圖11是示出圖9的變形例的圖。
圖12是示出圖9的另一變形例的圖。
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0512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渦旋式壓縮機
- 下一篇:交流磁懸浮電主軸控制器的構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