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爐布料溜槽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04933.8 | 申請日: | 2012-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42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汪榮;楊奕;蔣揚虎;韓斌;魏兵;鐘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B7/20 | 分類號: | C21B7/2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鎮西 |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爐 布料 溜槽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高爐布料溜槽,其主體結構呈圓弧槽形或長方槽形,它包括外殼層和內襯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層的材料為低合金結構鋼或奧氏體耐熱鋼,所述外殼層的厚度為10~20mm;所述內襯層的材料為調質型耐磨鋼,所述內襯層的厚度為8~15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爐布料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調質型耐磨鋼按硬度鋼的類型選用NM360、NM400、NM450、NM500和NM550中的一種。
3.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高爐布料溜槽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表面清洗:選取長寬尺寸相同的高爐布料溜槽外殼層和內襯層的板坯各兩塊,對內襯層板坯的任意一個表面及外殼層板坯的兩個表面進行清理,去除表面油污、銹蝕及氧化層,并吹干,清理后的表面潔凈可見金屬光澤;
2)組坯:將步驟1)中清洗后的四塊板坯按照內襯層、外殼層、外殼層、內襯層的次序疊放在一起,四周對齊;疊合時在外殼層板坯之間噴或涂一層高溫防粘連涂料,疊放后內襯層板坯與外殼層板坯清理過的表面相對,兩塊內襯層板坯未清洗的表面置于組坯外側,兩塊外殼層板坯置于內側,得到組合坯;
3)焊接:將得到的組合坯放置至真空室中,抽真空后對組合坯相鄰兩個板坯的所有接觸面進行焊合;
4)加熱:對焊接好的組合坯進行加熱,加熱溫度1030~1200℃,升溫速度50~200℃/h,保溫時間0.8~1.2min/mm;
5)軋制:對加熱好的組合坯進行軋制,軋制溫度為1000~1150℃,軋制速度為0.5~3m/s,總壓下率≥50%,首道次壓下率≥20%,終軋溫度為900~980℃,得到復合板;
6)控溫:在運輸輥道上安裝保溫罩及補償加熱裝置,控制軋制后的復合板溫度為920~970℃;
7)熱處理:對軋制后的復合板進行淬火處理,回火空冷至室溫;
8)加工成型:將熱處理后的復合板從中間的高溫防粘連涂料處分離,得到兩塊布料溜槽坯板,先將布料溜槽坯板四周切邊分離,再經過輥壓成型,制成高爐布料溜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高爐布料溜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溫防粘連涂料為水基氮化硼涂料或碳化硅涂料,所述高溫防粘連涂料的厚度為1.2~2mm。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高爐布料溜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采用惰性氣體進行氣氛保護,所述惰性氣體為氮氣或氦氣。
6.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高爐布料溜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7)中,采用輥壓式淬火機進行淬火處理,淬火溫度為920~970℃,淬火機高壓段水壓為0.7~0.9Mpa,冷卻速度為20~100℃/s,淬火機低壓段水壓為0.4~0.5Mpa,上下表面水量比為0.6~0.9,終冷溫度為150~220℃;回火溫度為450~560℃,保溫時間1.0~1.8min/mm。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高爐布料溜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7)中,采用輥壓式淬火機進行淬火處理,淬火溫度為920~970℃,淬火機高壓段水壓為0.7~0.9Mpa,冷卻速度為20~100℃/s,淬火機低壓段水壓為0.4~0.5Mpa,上下表面水量比為0.6~0.9,終冷溫度為150~220℃;回火溫度為450~560℃,保溫時間1.0~1.8min/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未經武漢鋼鐵(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0493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