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池殼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04028.2 | 申請日: | 2012-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121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2 |
| 發明(設計)人: | 董捷;路俊斗;齊國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理士電池私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26 | 分類號: | B29C45/26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任葵 |
| 地址: | 新加坡烏美一道巴*** | 國省代碼: | 新加坡;SG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池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電池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池殼模具。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池殼模具,開模后彈塊在A板中沿導向槽彈出一定距離,在合模時,推板會被導柱帶動往彈塊方向移動,推板首先接觸彈塊,因為彈塊主要是由彈簧彈出,在受到壓力時都會壓縮,所以彈塊會被壓回A板一定的深度,彈塊壓回后,會在水平方向有個位移。當固定板上的拉鉤最后復位時,會因為這一段水平位移而被干涉,容易發生卡住無法復位的情況,使模具其他結構不能正常運行,降低了模具生產的效率。
發明內容
本申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提高生產效率的電池殼模具。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加以解決:
一種電池殼模具,包括A板、推板、固定板、拉板、彈塊、固定在注塑機定模板上的面板和固定在注塑機動模板上的底板,所述A板設置在所述面板上,所述固定板設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拉板連接所述推板和所述固定板,所述A板設置有與所述彈塊配合的安裝槽,所述彈塊在開模時可部分彈出安裝槽,還包括復位機構,所述復位機構包括連接裝置,所述連接裝置與所述推板連接,并在合模過程中使所述推板先復位后再與所述彈塊接觸。
所述復位機構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通孔和設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與注塑機頂棍的位置對應,所述連接裝置包括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穿設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連接桿頂端與所述推板連接,所述連接桿底端與所述注塑機頂棍連接。
所述連接桿為圓柱形,所述連接桿分別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避空。
所述推板與所述連接桿對應位置處設置有與所述連接桿頂端配合的定位孔,所述連接桿頂端固定在所述定位孔中。
所述連接桿頂端設置有防止所述連接桿轉動的限位臺階。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使本發明具備的有益效果在于:
⑴在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中,由于電池殼模具還包括復位機構,復位機構包括連接裝置,連接裝置與推板連接,并在合模過程中使推板先復位后再與彈塊接觸,避免了推板因先接觸彈塊而將彈塊往回壓縮而引起的使電池殼模具的其他結構不能正常運行,提高了生產效率。
⑵在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中,由于連接裝置包括連接桿,連接桿穿過固定板和底板,且一端與推板連接,另一端與注塑機頂棍連接,由注塑機頂棍實現推出產品及先復位推板,結構簡單、成本低,具有較高的穩定性,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申請電池殼模具一種實施方式在合模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申請電池殼模具一種實施方式在開模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申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的連接桿的示意圖;
圖4為本申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的連接桿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4所示,本申請的電池殼模具,其一種實施方式,包括A板110、推板120、固定板130、拉板140、彈塊150、面板160、底板170、導柱180和復位機構。面板160固定在注塑機定模板上,底板170固定在注塑機動模板上,A板110設置在面板160上,固定板130設置在底板170上,拉板140連接推板120和固定板130,A板110設置有安裝槽111,安裝槽111與彈塊150配合,彈塊150在開模時可部分彈出安裝槽111。導柱180設置在底板170上,A板110、推板120和固定板130與導柱180相對應的位置上分別設置有導柱安裝孔,A板110、推板120和固定板130分別穿設在導柱180上,合模時,A板110、推板120和固定板130依次疊放在底板170上。開模時,推板120分別與A板110和固定板130分離,推板120和固定板130之間的間距可由拉板140來控制。復位機構包括連接裝置,連接裝置與推板120連接,并在合模過程中使推板120先復位后再與彈塊150接觸。即連接裝置先將推板120拉到固定板130上,再與彈塊150接觸,將彈塊150壓回A板110內的安裝槽111后,推板120與A板接觸。本申請的電池殼模具的開模方向為豎直向下,合模方向為豎直向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理士電池私人有限公司,未經理士電池私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0402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物料粉碎設備的刀具調節機構
- 下一篇:增效式夾層負壓防堵吸脂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