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可生物降解的潤滑油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404010.2 | 申請日: | 2012-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117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李冬霜;楊發(fā)達;黃昌壽;符冬菊;吳微微;檀滿林;袁凱杰;陳建軍;岳風(fēng)樹;楊建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深圳清華大學(xué)研究院;深圳市優(yōu)寶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M169/04 | 分類號: | C10M169/04;C10M17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biāo)事務(wù)所 44237 | 代理人: | 張全文 |
| 地址: | 518057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生物降解 潤滑油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可生物降解的潤滑油,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
受阻多元醇酯????????????????89%-95%?
表面處理后的無機納米顆粒????1%-10%?
稀釋劑??????????????????????1%-10%。?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潤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阻多元醇酯選自三羥甲基三油酸酯、三羥甲基三硬脂酸酯、三羥甲基三十四酸酯、三羥甲基三十六酸酯、季戊四醇四油酸酯、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季戊四醇四十四酸酯、季戊四醇四十六酸酯、丙三醇三油酸酯、丙三醇三硬脂酸酯、丙三醇三十六酸酯、丙三醇三十四酸酯、甘露醇油酸酯、甘露醇十四酸酯、甘露醇十六酸酯、甘露醇硬脂酸酯、環(huán)糊精油酸酯、環(huán)糊精十四酸酯、環(huán)糊精十六酸酯或環(huán)糊精硬脂酸酯中的一種以上。?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潤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納米顆粒選自納米單質(zhì)粉體、納米氧化物、納米氫氧化物、納米硫化物、納米硼酸鹽或納米稀土化合物。?
4.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潤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單質(zhì)粉體選自納米鋅粉;所述納米氧化物選自納米二氧化鈦、納米二氧化硅、納米氧化鋅、納米三氧化二鋁或納米氧化鋯;所述納米硫化物選自納米硫化鋅、納米硫化鐵、納米硫化鈣、納米硫化鎢或納米硫化鉬;所述納米硼酸鹽選自納米硼酸鈣;所述納米稀土化合物選自納米稀土氟化物;所述納米氫氧化物有納米氫氧化鈣、納米氫氧?化鎂、納米氫氧化鋇。
5.如權(quán)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潤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納米顆粒的粒徑為10~100nm。?
6.如權(quán)利1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潤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釋劑選自聚酯、聚醚或聚乙二醇所述聚醚為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所述聚酯為聚丙烯酸鈉。?
7.一種可生物降解的潤滑油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質(zhì)量比為0.5:1-2的多元醇與長鏈脂肪酸加入至有機溶劑中,在生物酶及溫度為30-90℃條件下反應(yīng)12-36小時,得到受阻多元醇酯;?
將無機納米顆粒與表面處理劑混合、攪拌,進行表面處理;?
將所述受阻多元醇酯、表面處理后的無機納米顆粒、稀釋劑按如下重量比混合,得到可生物降解的潤滑油:?
受阻多元醇酯????????????????89%-95%?
表面處理后的無機納米顆粒????1%-10%?
稀釋劑??????????????????????1%-10%?
所述生物酶選自CCL(A)和CCL(B)、GCL?Ⅰ和GCL?Ⅱ、RM、Novo-435或PPL中的一種;所述多元醇選自羥甲基丙烷、丙三醇、季戊四醇、甘露醇、環(huán)糊精、葡萄糖、麥芽糖、三羥基己烷、三羥基戊烷、三羥基庚烷、三羥基辛烷、甲基環(huán)糊精、乙基環(huán)糊精、3,4-二-O-甲基-D-甘露醇酯、甲基磺酸甘露醇酯中的一種;所述長鏈脂肪酸選自十四酸、十六酸、油酸或硬脂酸、二十酸、二十二酸、二十四酸、?亞油酸、聚乙二醇中的一種。?
8.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潤滑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與生物酶的摩爾比為1:4.05-4.1。?
9.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潤滑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溶劑選自甲苯、水、乙醇、乙酸乙酯、四氫呋喃或二甲基亞砜中的一種以上。?
10.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潤滑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處理劑選自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油酸、二乙基六氧酸、硬酯酸、烷基磷酸酯。?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深圳清華大學(xué)研究院;深圳市優(yōu)寶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深圳清華大學(xué)研究院;深圳市優(yōu)寶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04010.2/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