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地溝油生產的中油度醇酸樹脂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02541.8 | 申請日: | 2012-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57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丁顯銘;田維興;李治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長征橋涂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63/49 | 分類號: | C08G63/49;C08G63/85;C08G63/83 |
| 代理公司: | 遵義市遵科專利事務所 52102 | 代理人: | 劉學詩 |
| 地址: | 563100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地 生產 中油 醇酸樹脂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工涂料生產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利用廢舊資源地溝油生產的中油度醇酸樹脂。
背景技術
國內外生產自干型中油度醇酸樹脂一直以來都是采用干性油如桐油、梓油、亞麻油和半干性油如豆油來合成,而廢棄的地溝油中混雜有動物油和植物油,其中動物油基本都屬于不干性油,植物油中除豆油是半干性油外,常食用的菜籽油、花生油都屬于不干性油,為了解決生產中度油的自干型醇酸樹脂,首先要解決的樹脂干性問題,我們的技術團隊經過多年研究和技術交流,經過無數次的實驗,在樹脂分子鏈中引入能幫助干燥的基團,對樹脂合成進行改性處理,最終獲得用地溝油生產的并達到行業標準要求的中油度醇酸樹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因為地溝油污染環境,尤其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它再次進入食品行業,對人體會造成傷害,為了解決這一社會問題,并且讓地溝油變廢為寶,特立項研發實驗用地溝油處理后取代豆油,或其它干性油來生產中油度醇酸樹脂。
一種用地溝油生產的中油度醇酸樹脂,它是以地溝油為主要原料,配以苯甲酸,對苯二甲酸、甘油、溶劑油制成;其中地溝油為經處理去除水分,除臭后的地溝油,溶劑油為200#汽油,其余三種料是市售產品;該種樹脂的配料重量百分比是:地溝油40-49%、苯甲酸1-3%、對苯二甲酸14-18%、甘油8-10%、溶劑油28-35%,另外在生產過程中加入的醇解催化劑氫氧化鋰為總投料量的0.4-1‰,與脂化催化劑4-丁基鈦為總投料量的0.4-1‰均不計入原料百分比;該種樹脂的工藝流程是:將地溝油、甘油、苯甲酸依次投入反應釜中,開啟攪拌并升溫至120℃,再加入醇解催化劑氫氧化鋰,再升溫至240℃,保持溫度醇解30分鐘后停止攪拌,取樣測試容忍度,即用95%的乙醇檢測,樣本:95%乙醇=1:4,呈清澈透明為醇解合格,降溫至200℃加入對苯二甲酸,加入酯化催化劑4-丁基鈦,攪拌并升溫至240-250℃保持溫度酯化120-150?分鐘,降溫出鍋,用溶劑油稀釋,用格氏管測粘度至標準,用80-200目絲網過濾后即獲該產品。
采用本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用地溝油生產中油度醇酸樹脂,不僅為社會解決了該種廢棄資源的工業利用和這方面的環境污染問題,同時降低了其他植物油資源的消耗,還能夠降低油漆生產成本,因而產生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生產這種中油度醇酸樹脂其生產工藝過程是:
一、原料配備:按重量百分比,地溝油1800kg占45%,苯甲酸80kg占2%、對苯二甲酸600kg占15%、甘油320kg占8%、溶劑油200#汽油1200kg占30%,另外不計入原料重量百分比的催化劑氫氧化鋰2kg、4??-丁基鈦2kg。
二、加工工藝流程是:將地溝油即脫水、除臭后的地溝油、甘油、苯甲酸三種料依次投入反應釜中,開啟攪拌同時升溫至120℃,再鍵入醇解催化劑氫氧化鋰,再升溫至240℃后保溫醇解30分鐘后停止攪拌,取樣檢測容忍度,即是用95%的乙醇測試,樣:95%乙醇=1:4呈清澈透明為醇解合格;降溫至200℃,加入對苯二甲酸,接著加入催化劑4-丁基鈦再攪拌并升溫至250℃,保溫脂化150分鐘,降溫出鍋,用溶劑油即200#汽油稀釋,用格氏管測粘度至標準4″.25℃,用120目過濾絲網過濾后即為成品,送入儲罐待包裝。
該產品性能指標為:
細度(μm)<30,固體含量(%)54±2,酸值(mgKOH/g)<10、粘度(格、氏S)15-30,色澤(colour)<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長征橋涂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貴州長征橋涂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0254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復合材料溫度傳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重心可調整的三輪車底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