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換熱器折彎加工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402077.2 | 申請日: | 2012-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217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姚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俊凱電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7/024 | 分類號: | B21D7/0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肖祎 |
| 地址: | 201416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換熱器 折彎 加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換熱器加工設備,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換熱器折彎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當前在機械壓縮制冷的設備中,常常會用到冷凝器、蒸發器等換熱裝置,通過冷凝器對高溫高壓的制冷劑散熱,然后再進入室內通過蒸發器膨脹吸熱,從而達到制冷的效果。而換熱裝置的散熱效果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制冷設備的制冷能效。
傳統的換熱裝置是采用圓盤管(徑向截面為圓形)和套設于盤管上的散熱翅片(穿孔也為圓形),將管內介質的熱量與外界空氣交換,以達到散熱的目的,其主要是靠風在散熱翅片吹過時將熱量散發的,但是由于圓盤管的風阻較大,而且在圓盤管的背風處存在渦流,使得圓盤管的背部有風吹不到的死角,因此嚴重影響了風力的散熱效果,從而影響制冷的效率。另外,由于介質在圓盤管內流通較為順暢,流速較快,同樣也使得散熱效果不佳。這樣的換熱器的熱交換能力較差,為了降低溫度,有時需要制造較大體積的換熱器(兩排甚至三排圓盤管合并設置),這樣又大大增加了生產成本及工藝難度,因此無法滿足高效制冷的要求。
另外,對于圓盤管的換熱器折彎加工比較簡單和成熟,但是對于異形管的折彎加工,由于異形管的形狀特殊要求,現有的加工設備和方法具無法達到設計需求。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換熱器折彎加工裝置,有效適用于對具有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盤管的換熱器進行折彎加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該換熱器折彎加工裝置,用于具有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盤管的換熱器的折彎加工,包括:
移動平臺,用以放置承托穿好翅片的換熱器,并帶動換熱器平移至折彎位置;
折彎輥,設于移動平臺一端上方,折彎輥尾端連有旋轉電機,首端設有夾軸;
擋板,設于折彎輥首端一側并與折彎輥呈相切連接;
頂板,設于擋板下部,通過升降用以夾緊設于其與擋板之間的換熱器,使換熱器隨折彎輥一起旋轉折彎;
輥鎖夾,一端設有轉軸,另一端通過與折彎輥首端的夾軸配合以實現與折彎輥的夾緊鎖定。
所述的擋板上表面還設有平行模塊,所述的頂板呈T形,下端上還設有折彎輔助夾,通過其上旋與平行模塊相扣,以實現擋板與頂板之間的夾緊鎖定。
所述的頂板上表面一側還設有一限高塊,用以限制擋板與頂板夾緊時的間距。
所述的折彎輥的直徑為100mm~120mm;所述的擋板的板面厚度為40mm~60mm;所述的移動平臺的板面長度為1255mm~1500mm,寬度為250mm~350mm。
所述的近似橢圓形為由若干段不同曲率的曲線、若干段直線、或者若干段不同曲率的曲線和直線相連接組合成的封閉圖形。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發明的換熱器折彎加工裝置包括移動平臺、折彎輥、擋板、頂板和輥鎖夾,移動平臺用以放置承托穿好翅片的換熱器,并帶動換熱器平移至折彎位置;折彎輥設于移動平臺一端上方,尾端連有旋轉電機,首端設有夾軸;擋板設于折彎輥首端一側并與折彎輥呈相切連接;頂板設于擋板下部,通過升降用以夾緊設于其與擋板之間的換熱器,使換熱器隨折彎輥一起旋轉折彎;輥鎖夾一端設有轉軸,另一端通過與折彎輥首端的夾軸配合以實現與折彎輥的夾緊鎖定。通過該折彎加工裝置能夠有效對具有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盤管的換熱器進行折彎加工,避免在折彎過程中對翅片及盤管造成損傷,使其達到設計要求,整個裝置為全自動控制,能夠提高生產效率,保證質量,作業穩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折彎加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折彎前狀態)。
圖2是本發明的折彎加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折彎后狀態);
圖3是本發明的折彎加工方法的流程框圖;
圖4是本發明的折彎前的換熱器的俯視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折彎后的換熱器的俯視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的折彎后的換熱器的側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俊凱電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大俊凱電器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0207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