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研磨動子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00151.7 | 申請日: | 2012-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675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蘭翠芹;朱云濤;黃運勇;陳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家智銘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43/07 | 分類號: | A47J43/07;A47J42/3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5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研磨 | ||
1.一種用于與研磨定子配合研磨物料的研磨動子,包括研磨本體和動軸,所述研磨本體的外周表面形成至少兩個螺旋狀環繞的研磨棱,每兩個研磨棱之間的凹陷區形成研磨槽,其特征在于,研磨本體的上端外輪廓大于下端外輪廓,所述研磨本體包括粗研磨區、匯集增壓區和細研磨區,物料進入粗研磨區研磨成粗顆粒物料,并通過匯集增壓區進入細研磨區研磨形成細顆粒的物料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動子,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粗研磨區的每兩個研磨棱之間的間距大于位于所述細研磨區的每兩個研磨棱之間的間距。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動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棱包括粗研磨棱、匯集研磨棱和細研磨棱,位于所述粗研磨區的研磨棱為所述的粗研磨棱,位于匯集增壓區的研磨棱為所述的匯集研磨棱,位于細研磨區的研磨棱為所述的細研磨棱。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研磨動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槽包括粗研磨槽、匯集研磨槽和細研磨槽,所述每兩個粗研磨棱之間的研磨槽為所述的粗研磨槽,所述每兩個匯集研磨棱之間的研磨槽為所述的匯集研磨槽,所述每兩個細研磨棱之間的研磨槽為所述的細研磨槽。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動子,其特征在于,位于匯集增壓區的研磨棱之間的研磨槽的深度大于位于所述粗研磨區的研磨棱之間的研磨槽的深度。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研磨動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匯集增壓區的研磨棱之間的研磨槽的深度的數值比位于所述粗研磨區的研磨棱之間的研磨槽的深度的數值至少大于或等于5MM。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動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本體的軸向高度為140MM,所述研磨本體的圓周的平均直徑為100MM。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動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本體的軸向高度為140MM,所述研磨本體的圓周的最小直徑為100MM。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動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本體的軸向高度為140MM,所述研磨本體的匯集增壓區的圓周的直徑為100MM。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動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本體上的研磨棱之間呈螺旋狀向下傾斜一定角度盤繞位于研磨本體的外周。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研磨動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棱的傾斜方向線P2與水平軸線P1之間的傾斜夾角為A1。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研磨動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夾角A1的角度為是15-20度中的任一角度。
13.如權利要求1-12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研磨動子,所述研磨本體的上端外輪廓線和下端外輪廓線成倒梯形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家智銘設計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中家智銘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00151.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管口連接的導向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種曳引輪防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