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膜法回收廢氣中氨氣的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99378.4 | 申請日: | 2012-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26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陸建剛;花愛春;許正文;承玲;林鳳英;樊璠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53/22 | 分類號: | B01D53/22;B01D53/78;B01D53/58;B01D53/9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匯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張立榮;裴詠萍 |
| 地址: | 21001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回收 廢氣 氨氣 方法 裝置 | ||
1.一種膜法回收廢氣中氨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采用膜法分離技術,使所述廢氣在膜中擴散,利用稀酸溶液與所述廢氣中的氨氣反應形成銨鹽溶液;然后將所述銨鹽溶液濃縮結晶,分離其中的固體銨鹽結晶和母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法回收廢氣中氨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銨鹽溶液分離得到的母液配制成所述稀酸溶液,進行循環利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法回收廢氣中氨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氣與稀酸溶液的體積比為1-30:1;所述廢氣中氨氣的體積百分含量為0.1-40%;所述稀酸溶液為稀硫酸、稀硝酸或稀鹽酸,體積百分濃度為10-3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法回收廢氣中氨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法分離技術采用兩組串聯的膜組件,包括膜組件Ⅰ和膜組件Ⅱ;所述廢氣依次通過膜組件Ⅰ和膜組件Ⅱ的管程,所述稀酸溶液分別通過膜組件Ⅰ和膜組件Ⅱ的殼程;所述通過膜組件Ⅱ的稀酸溶液直接通入膜組件Ⅰ中進行循環利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膜法回收廢氣中氨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組件的操作溫度為5-40℃,操作壓力為0.1-0.25MPa。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膜法回收廢氣中氨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組件Ⅰ和膜組件Ⅱ的傳質面積比為3-4.5:1;所述通過膜組件Ⅰ和膜組件Ⅱ的稀酸溶液的體積比為2.5-5:1。
7.一種膜法回收廢氣中氨氣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膜組件、液泵、儲液槽、配液池、稀酸高位槽、結晶器和離心機;所述稀酸高位槽通過配液池與所述儲液槽相連;所述儲液槽通過所述液泵與所述膜組件的殼程入口相連通;所述膜組件的殼程出口依次與所述結晶器、離心機相連。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膜法回收廢氣中氨氣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心機與所述配液池相連。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膜法回收廢氣中氨氣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緩沖罐;所述廢氣通過緩沖罐通入所述膜組件的管程。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膜法回收廢氣中氨氣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組件為兩個串聯,包括膜組件Ⅰ和膜組件Ⅱ;所述儲液槽通過液泵與所述膜組件Ⅰ的殼程入口相連通;所述膜組件Ⅰ的殼程出口依次與所述結晶器、離心機相連;所述膜組件Ⅱ的殼程出口與所述儲液槽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未經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9937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裝卸機系統
- 下一篇:雙極手術電極的排水系統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