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棱鏡片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396960.5 | 申請日: | 2012-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772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柏洲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5/04 | 分類號: | G02B5/04;F21V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棱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背光模塊,尤其涉及一種背光模塊中使用之棱鏡片。
背景技術
顯示裝置的背光模塊中一般包括棱鏡片,該棱鏡片用于匯聚發散的光線,從而增加顯示裝置的正向亮度。然而,請參考圖1,其示出了一種現有技術的棱鏡片10,由于棱鏡片10的折射率大于1,當光線的入射角???????????????????????????????????????????????大于棱鏡片10的全反射角時,光線將被反射回來,而不是從棱鏡片10射出,從而減弱了顯示裝置的亮度。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解決上述問題的棱鏡片。
一種棱鏡片,包括一入光面及多個遠離該入光面的V形條,該V形條的表面構成一與該入光面相對的出光面,該出光面上形成有次波長光柵。
相較于現有技術,由于本發明中在出光面上設置了次波長光柵,因此更多的光線可藉由繞射突破全反射而從出光面射出,從而增大了棱鏡片所在的顯示裝置的亮度。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棱鏡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棱鏡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的棱鏡片的立體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2、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棱鏡片20,該棱鏡片20由透明材料,例如透明有機樹脂制成。在本實施方式中,該棱鏡片20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制成,該棱鏡片20的折射率。
該棱鏡片20包括一入光面21和一與入光面21相對的出光面22。該入光面21為平整的平面。該棱鏡片20還包括多個遠離入光面21且連續分布的V形條23。在本實施方式中,V形條23垂直于V形條23的長度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狀為等腰直角三角形,V形條23的截面頂角為直角。V形條23的表面構成該出光面22。該出光面22上連續分布有次波長光柵(Sub-Wavelength?Gating)231,在本實施方式中,該次波長光柵231的周期微米(um)。
以從入光面21垂直入射的光線為例,當該垂直入射的光線到達出光面22時,入射角。由于該棱鏡片20的折射率為1.5,根據折射公式可得出全反射角,入射角大于全反射角,因此如果沒有次波長光柵231,該光線將會被反射而不會從出光面22射出。在有了次波長光柵231之后,根據光柵公式(grating?equation):,其中m為繞射階數、λ為光線波長,Λ為光柵周期、為入射光所在介質即棱鏡片20的折射率、為入射角度、為繞射光所在介質即空氣的折射率、為繞射角度。在本實施方式中取,,,,,,代入上述光柵公式中可得。故上述從入光面21垂直入射的光線可藉由-1階繞射突破全反射而從出光面22射出。
由于本發明中在出光面22上設置了次波長光柵231,因此更多的光線可藉由繞射突破全反射而從出光面22射出,增加了棱鏡片20所在的背光模塊的亮度。
總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方式僅是用來說明本發明,而并非用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只要在本發明的實質精神范圍之內,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適當改變和變化都落在本發明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9696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