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純鉛電池用負極鉛膏及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95761.2 | 申請日: | 2012-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313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樓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雙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56 | 分類號: | H01M4/56;H01M4/6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526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 負極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純鉛電池用負極鉛膏及制備方法,屬于鉛酸蓄電池制作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與時代進步,人們對環境問題及能源問題越來越重視,而蓄電池使用環境出現多樣化、復雜化的趨勢,對電池在可靠性和性能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戰。
傳統的鉛酸蓄電池較難應對惡劣條件、地點偏遠和頻繁斷電等使用環境。而純鉛電池為該類挑戰性的使用環境提供了完美的解決方案,使電池擁有更大的能量、更低的自放電率,更長的儲藏期,并在浮充和快速充電應用中具有更出色的循環性能。純鉛電池更適用于電網條件較差區域,通過純鉛技術,使鉛酸蓄電池在惡劣的環境下,依然性能優越。而蓄電池的性能和質量最容易受負極鉛膏配方的影響。目前,國內各蓄電池的鉛膏配方各異,但大多直接借用普通閥控鉛酸蓄電池的配方,普通蓄電池的配方無法應用于純鉛蓄電池的惡劣使用環境,不能解決蓄電池的耐過放電性能低和充電接受能力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有效提高電池的過放電性能和充電接受能力,適合于惡劣環境下使用的純鉛電池用負極鉛膏及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負極鉛膏的組分及重量百分比如下:
稀硫酸??????10.5%~11.2%(稀硫酸在25℃下密度為1.28~1.32g/cm3),
去離子水?????7%~8%,
聚酯短纖維???1.0%~1.5%,
乙炔炭黑?????0.15%~0.2%,
木素磺酸鈉???0.2%~0.25%,
硫酸鋇???????1.5%~2.0%,
其余為鉛粉。
所述鉛粉的氧化度為72%~76%。
上述負極鉛膏的制備方法是:按各組分重量百分比備料,先將乙炔炭黑、木素磺酸鈉、硫酸鋇、聚酯短纖維加入全自動和膏機內,邊放鉛粉邊攪拌,放完鉛粉后干攪拌4~5分鐘,然后邊放去離子水邊攪拌,放完去離子水后繼續攪拌3~4分鐘,然后加稀硫酸,在10~13分鐘內加完,邊加邊攪拌,當達到設定溫度70℃時,開啟冷卻系統。加酸過程控制鉛膏溫度68℃~73℃,加酸完畢繼續攪拌10~12分鐘,然后測定鉛膏視比重,視比重要求為4.2~4.4g/cm3,符合要求后出膏。
本發明的鉛膏組分中的乙炔炭黑可以有效提高純鉛電池的導電能力,進而提高充電接受能力;木素磺酸鈉作為有機膨脹劑,能有效提高負極活性物質的比表面積。同時,木素磺酸鈉同腐植酸對比,其低溫起動或者容量檢測均較腐植酸優秀;負極中的硫酸鋇可以在放電時作為硫酸鉛結晶的中心,起到推遲活性物質鈍化的作用。在充電過程中,硫酸鋇因為高度分散于活性物質中,使得鉛、硫酸鉛等物質之間有效的隔開而不易進行顆粒間的合并,從而保持活性物質高的比表面積,起到防止比表面積收縮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純鉛電池的使用壽命。本發明鉛膏各組分配比優化合理,相互配合,效果顯著。提供的制備方法,工藝完善、操作規范,能保證產品質量,適合工業化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例,進一步闡釋本發明。
實施例一、二、三中負極鉛膏的組分及重量百分比如下表:
(%)
例一、二、三中的稀硫酸在25℃下的密度分別為1.28、1.32、1.30?g/cm3;例一、二、三中的鉛粉氧化度分別為72%、76%、74%。
上述實例中負極鉛膏的制備方法:按例一、二、三中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別備好料,先將乙炔炭黑、木素磺酸鈉、硫酸鋇、聚酯短纖維加入全自動和膏機內,接著邊放鉛粉邊攪拌,放完鉛粉后干攪拌4分鐘(例一)、5分鐘(例二)、5分鐘(例三),然后邊放去離子水邊攪拌,放完去離子水后繼續攪拌3分鐘(例一)、3分鐘(例二)、4分鐘(例三),然后放稀硫酸,在10分鐘(例一)、13分鐘(例二)、12分鐘(例三)內加完,邊加邊攪拌,當達到設定溫度70℃時,開啟冷卻系統。加酸過程控制鉛膏溫度70℃,加酸完畢繼續攪拌10分鐘(例一)、11分鐘(例二)、12分鐘(例三),然后測定鉛膏視比重,視比重要求為4.2~4.4g/cm3,符合要求后出膏。
以上各例描述了本發明的特征,根據本發明的配方范圍和工藝參數,可以進行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雙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雙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9576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