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學元件折射率的檢測方法及其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94056.0 | 申請日: | 2012-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768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周佺佺;吳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光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45 | 分類號: | G01N21/45;G01M1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蒲敏 |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 元件 折射率 檢測 方法 及其 裝置 | ||
1.光學元件折射率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第一樣品池(4)和第二樣品池(5)中裝有相同的等量的折射液,光源(1)發出的光經過準直透鏡(2)和光縫(3)后,分別平行入射到第一樣品池(4)和第二樣品池(5)中,入射光通過第一樣品池(4)和第二樣品池(5)以及第一補償器(10)和第二補償器(11)后,經會聚透鏡(7)會聚于柱面鏡(8),在柱面鏡(8)后的觀察管(9)中看到上下兩列干涉條紋,一列由光縫(3)的上半部分兩束光干涉形成,一列由光縫(3)的下半部分兩束光干涉形成,上、下半部分的光程差不變,干涉條紋固定不動,上半部干涉條紋和下半部干涉條紋對齊;
2)將被測的光學元件放入第一樣品池(4)中,上半部干涉條紋會相對下半部干涉條紋有移動;
3)引起的光程差為:Δ=(n2-n1)L=K?λ
上式中:λ—光源波長;K—對應光程差的干涉級;L—被測的光學元件試樣沿光軸方向的長度;n1—被測的光學元件的折射率;n2—樣品池內折射液的折射率;
通過觀察干涉條紋的移動情況,計算出干涉級次,代入上式中,得到被測的光學元件的折射率值n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元件折射率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為:當上半部干涉條紋相對下半部干涉條紋向上移動時,說明n1>n2,這時在第一樣品池(4)中加入高折射率的折射液;當上半部干涉條紋相對下半部干涉條紋向下移動時,說明n1<n2,這時在第一樣品池(4)中加入低折射率的折射液,慢慢滴加折射液并混勻,使第一樣品池(4)和第二樣品池(5)中的折射液均勻一致,同時觀察干涉條紋,直到上半部干涉條紋和下半部干涉條紋對齊為止,然后將樣品池內的折射液取出,測試其對應干涉波長的折射率值,即得到被測光學元件的折射率值n1。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學元件折射率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測試樣品池內的折射液對應干涉波長的折射率值是采用V棱鏡折光儀或測角儀測試。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學元件折射率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測光學元件是異型光學元件。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元件折射率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測光學元件是形狀尺寸規整的方形或圓形的小型光學元件。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元件折射率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被測的光學元件放入第一樣品池(4)中是通過第一樣品池(4)上的小孔(6)將被測的光學元件放入第一樣品池(4)中。
7.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元件折射率的檢測方法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按光路依次為:光源(1)、準直透鏡(2)、光縫(3)、樣品池、補償器、會聚透鏡(7)、柱面鏡(8)和觀察管(9),所述樣品池包括第一樣品池(4)和第二樣品池(5),所述補償器包括第一補償器(10)和第二補償器(11)。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學元件折射率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樣品池(4)上開有小孔(6)。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學元件折射率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樣品池(4)和第二樣品池(5)是連通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光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光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9405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修正裝入裝置
- 下一篇:一種基于鏈接網絡的用戶領域識別方法及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