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實木防腐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392254.3 | 申請日: | 2012-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907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徐崢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徐崢 |
| 主分類號: | B27K3/08 | 分類號: | B27K3/08;B27K3/5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東 |
| 地址: | 210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木 防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實木防腐方法。
背景技術
實木是國家建設和人們日常生活用品的重要原料之一,例如用于建筑材料、工業(yè)材料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實木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實木是一種天然有機材料,具有明顯的生物特性,易被菌、蟲、海生鉆孔蟲等生物侵襲。所以實木的長期使用特別是長期戶外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腐敗生物會引起實木的腐爛,使其受到破壞。在使用前,根據不同的應用環(huán)境,選用合適的防腐劑,進行恰當的處理,則可以有效地延緩實木腐朽。我國可采伐使用的森林資源十分有限,寄希望于使用大量外匯進口實木是不現實的。對實木進行防腐處理,延長木制品的使用年限,是節(jié)約實木、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途徑之一。目前世界各國使用的實木防腐劑主要是CCA防腐劑,該類防腐劑由于含有砷、鉻等物質而具有毒性,不利于環(huán)境保護,在一些國家已嚴格限制使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實木防腐方法。
本發(fā)明的實木防腐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
其中氫氧化銅對真菌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價格適中,對環(huán)境友好,并且對人、畜無害。戊唑醇具有防霉作用。氨水可增加氫氧化銅的溶解性。十二烷基芐基二甲基氯化銨具有殺菌效果,還可提高制劑的穩(wěn)定性,防止戊唑醇的沉淀。五硼酸鈉是優(yōu)良的防腐劑,滲透性好并且具有防蟲功能。本發(fā)明的實木防腐劑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使用安全,并且具有明顯的防腐和防蟲效果。
上述防腐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3-15%十二烷基芐基二甲基氯化銨、3.1-4.9%五硼酸鈉、1-2.6%戊唑醇和少量的去離子水混合,將該混合物加熱至100-110℃,不斷攪拌直至五硼酸鈉完全溶解;
(2)冷卻至室溫后加入25-50%氫氧化銅和1-2.6氨水,最后加入去離子水使總重量百分比為100%;
(3)攪拌直到所有組分完全溶解。
本發(fā)明的實木防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實木置于密閉的壓力浸注罐中,加入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組分組成的實木防腐劑至滿罐:
(2)加壓至0.8Mpa±0.05Mpa,保持約1-10小時;
(3)泄壓并排空防腐劑;
(4)從罐中取出實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所給出的例子。
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實木防腐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
本實施例的實木防腐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3%十二烷基芐基二甲基氯化銨、3.1%五硼酸鈉、1%戊唑醇和少量的去離子水混合,將該混合物加熱至100-110℃,不斷攪拌直至五硼酸鈉完全溶解;
(2)冷卻至室溫后加入25%氫氧化銅和1%氨水,最后加入去離子水使總重量百分比為100%;
(3)攪拌直到所有組分完全溶解。
本實施例實木防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實木置于密閉的壓力浸注罐中,加入本實施例實木防腐劑至滿罐。
(2)加壓至0.8Mpa±0.05Mpa,保持約1-10小時。
(3)泄壓并排空防腐劑。
(4)從罐中取出實木。
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實木防腐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
本實施例的實木防腐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6%十二烷基芐基二甲基氯化銨、3.4%五硼酸鈉、1.4%戊唑醇和少量的去離子水混合,將該混合物加熱至100-110℃,不斷攪拌直至五硼酸鈉完全溶解;
(2)冷卻至室溫后加入30%氫氧化銅和1.4%氨水,最后加入去離子水使總重量百分比為100%;
(3)攪拌直到所有組分完全溶解。
本實施例實木防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實木置于密閉的壓力浸注罐中,加入本實施例實木防腐劑至滿罐。
(2)加壓至0.8Mpa±0.05Mpa,保持約1-10小時。
(3)泄壓并排空防腐劑。
(4)從罐中取出實木。
實施例3
本實施例的實木防腐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
本實施例的實木防腐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徐崢,未經張徐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9225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