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捕集水庫藻類垂向遷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91802.0 | 申請日: | 2012-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016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明(設計)人: | 黃廷林;李璇;馬衛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02 | 分類號: | G01N1/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 地址: | 710055***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集水 藻類 遷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采集水體中垂向遷移藻類的裝置,特別適用于研究水庫不同類型藻類的垂向遷移規律。
背景技術
水庫富營養化導致藻類季節性大量繁殖,特別是有毒藍藻水華的形成,嚴重影響了水庫供水水質。許多學者對影響水庫藻類繁殖及藻種演替的因素進行了大量研究,但關于水庫藻類在繁殖衰亡及藻種演替過程中的垂向遷移特性研究較少,主要是缺少一種能夠長時間有效捕集水庫某一水深上浮下沉藻類樣品的采樣裝置。
目前現有的適用于湖泊富營養化藻類樣品采集裝置不能適用于水位變動較大的水庫。為了反映藻類在水體中的真實遷移情況,采樣裝置應當能保證在水位變動情況下和不改變水體垂向水力條件下實現對垂向遷移藻類的有效捕集。
發明內容
本發明基于藻類浮沉特性在水庫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水華預警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一種用于捕集水庫垂向遷移藻類的采樣裝置,在不改變水體垂向水力條件下,能夠長時間同時捕集水庫某一水深上浮下沉藻類樣品,通過分析在不同條件下水庫各種藻類上浮下沉速率,及其藻類形態活性的變化,結合相關的影響因子,進一步明確水庫浮游植物群落的演替機制。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捕集水庫某一水深垂向遷移藻類的樣品采集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技術任務,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捕集水庫藻類垂向遷移裝置,包括浮漂,在浮漂下方連接有藻類捕集裝置,藻類捕集裝置下方設置有滑輪,滑輪的一側設置配重,滑輪的另一側連接有重錘;
其中藻類捕集裝置包括兩個具有獨立捕集水庫中上浮和下浮藻類的收集柱,兩個收集柱沿軸向平行并列設置,在兩個收集柱中間設置有鋼構拉桿,且兩個收集柱與鋼構拉桿固定成一體,鋼構拉桿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與浮漂和滑輪相連;
在每個收集柱內部分別通過水平固定銷、金屬圈彈性皮筋固定設置有可調試的藻類捕集網,使得藻類捕集裝置在放入水體過程中藻類捕集網處于豎直狀態,當藻類捕集裝置放到所需水深后,藻類捕集網應處于水平狀態。
本發明還具有以下技術特點:
收集柱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置有可控制開閉的密封蓋,密封蓋均可繞靠近鋼構拉桿一側開合,且在藻類捕集裝置放入水體的過程中,密封蓋都處于豎直狀態;其中兩個收集柱的上端的密封蓋中部設有小圓環,上端密封蓋之間設置有擋板,兩個收集柱下端的密封蓋下方外邊緣設置有小環;上下密封蓋內部分別固定有密封墊。
收集柱外側壁中部偏上位置設置有第一出水口,用于收集藻類捕集網上方的水體,在收集柱底部開設有第二出水口,用于收集藻類捕集網下方的水體。
收集柱的內部靠近鋼構拉桿的側壁中間偏下位置上分別設置有小半圓環,位于收集柱中部的金屬圈的一端設置也設置有小半圓環,彈性皮筋分別與收集柱內部的靠近鋼構拉桿的側壁中間偏下位置的小半圓環和金屬圈的一端的小半圓環相連接;金屬圈與收集柱側壁之間設置有水平固定銷,水平固定銷通過繩索與水面上浮漂相連;收集柱內部另一側壁中部偏上位置設置有限位銷,以防止金屬圈沿軸向向下運動的過程中越過平衡位置。
浮漂與藻類捕集裝置間繩索的長度為所需采樣的水深減去藻類捕集裝置高度的1/2。
所述的限位銷的突出距離大于收集柱與金屬圈直徑之差的1/2。
本發明所提供的捕集水庫藻類垂向遷移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技術優點:
第一作為一種用于采集水庫垂向遷移藻類樣品的采樣裝置,針對水庫水位變動較大的特點,該裝置在水位變動過程中能夠隨水深自動調節升降,保持對水庫確定水深下垂向遷移藻樣的準確捕集。
第二該裝置內部結構簡單,不會對水體垂向流場產生影響,能真實反映藻類在水體中的垂向遷移情況。
第三該裝置由兩個平行的收集柱構成,每個收集柱都可以獨立實現對上浮和下沉藻類樣品的捕集,通過平行樣品的對比分析,可以提高樣品分析的準確度和可靠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捕集水庫藻類垂向遷移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其中的藻類捕集裝置的主視圖。
圖3為本發明其中的藻類捕集裝置的側視圖
圖4為本發明其中的藻類捕集裝置的俯視圖
圖5為本發明其中的藻類捕集裝置放入水體過程中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其中的藻類捕集裝置提出水體過程中的示意圖。
附圖中各圖號分別表示以下含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未經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9180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