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行車上鏈機構及使用該上鏈機構的鏈輪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91681.X | 申請日: | 2012-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2323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桂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灣微轉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M9/12 | 分類號: | B62M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關暢,王燕秋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中市***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行 車上 機構 使用 鏈輪 | ||
1.一種自行車上鏈機構,設于一大鏈輪靠近一小鏈輪的輪面上,所述大鏈輪的周緣設有多個輪齒,各所述輪齒是由一齒峰與一齒谷所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鏈機構包含至少一個避鏈槽,所述避鏈槽設于相鄰的一第一輪齒與一第二輪齒之間,并由所述第一輪齒的齒峰延伸至所述第二輪齒的齒谷為止,所述避鏈槽設有一第一側壁,所述第一側壁設于所述第一輪齒上,且所述第一側壁的延伸線通過所述第一輪齒的齒峰頂部的中段位置;
所述大鏈輪沿著一轉動方向轉動,所述第一輪齒與所述第二輪齒的排列方向相反于所述轉動方向;
所述避鏈槽具有一第一開口與一第二開口,所述第一開口設于所述第一輪齒的齒谷,所述第二開口設于所述第二輪齒的齒谷;
所述避鏈槽具有一第二側壁,所述第二側壁自所述第二輪齒的齒峰底部斜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二輪齒的齒谷。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上鏈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壁為平行或約略平行于所述鏈輪的一直徑方向。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上鏈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鏈槽具有一第三側壁,所述第三側壁橫跨設于所述第二輪齒的齒峰中段位置。
4.如權利要求1至3其中任一項所述的自行車上鏈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鏈槽的寬度實質等于各所述輪齒寬度的1.5倍。
5.如權利要求1至3其中任一項所述的自行車上鏈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含有相鄰于所述第二輪齒的一第三輪齒,且所述第三輪齒的齒峰設有一嚙合槽。
6.一種自行車鏈輪組,其包含有一大鏈輪與一小鏈輪,其中所述大鏈輪與小鏈輪的周緣均設有多個輪齒,各所述輪齒是由一齒峰與一齒谷所構成,且所述大鏈輪的輪齒數量大于所述小鏈輪的輪齒數量,所述自行車鏈輪組的特征在于:
所述大鏈輪靠近所述小鏈輪的一輪面設有至少一個上鏈機構,所述上鏈機構具有一避鏈槽,所述避鏈槽設于相鄰的一第一輪齒與一第二輪齒之間,并由所述第一輪齒的齒峰延伸至所述第二輪齒的齒谷為止,其中,所述避鏈槽設有一第一側壁,所述第一側壁設于所述第一輪齒上,且所述第一側壁的延伸線通過所述第一輪齒的齒峰頂部的中段位置;
所述大鏈輪沿著一轉動方向轉動,所述第一輪齒與所述第二輪齒的排列方向相反于所述轉動方向;
所述避鏈槽具有一第一開口與一第二開口,所述第一開口設于所述第一輪齒的齒谷,所述第二開口設于所述第二輪齒的齒谷;
所述避鏈槽具有一第二側壁,所述第二側壁自所述第二輪齒的齒峰底部斜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二輪齒的齒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灣微轉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臺灣微轉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91681.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陣地供氧機
- 下一篇:包括壓縮應力的局部化區域的玻璃制車輛頂棚和機動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