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P-MBR生化處理系統及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89732.5 | 申請日: | 2012-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238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旭兵;羅海泉;高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新源國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張龍哺;馮志云 |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陽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mbr 生化 處理 系統 工藝 | ||
1.一種P-MBR生化處理系統,具有:
混合區(1),用于進入廢水以及加入新的活性填料,并將要處理的廢水與新加入的填加物初步混合;
吸附凝絮區(2),用于容納所述混合區(1)混合后的所述廢水,并使其留置一段時間,以便所述廢水中的有害物質與所述活性填料充分結合產生凝絮;
生化反應區(3),接收來自所述吸附凝絮區(2)反應的混合液,使所述的混合液與所述活性物質在所述生化反應區(3)進行生化反應;
沉降區(4),用于將生化反應后的所述混合液在所述沉降區(4)內進行沉淀,以使所述混合液中的沉淀物沉淀,從而使清液分離出來;以及
膜過濾區(5),用于對所述沉降區(4)形成的清液進行過濾,并將過濾后形成的凈化水被抽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P-MBR生化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過濾區(5)設置有膜過濾組件(51),用于過濾所述沉降區(4)形成的所述清液。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P-MBR生化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加物包括粉煤灰、粉末活性炭或活性焦炭中的至少一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P-MBR生化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區(1)具有投加裝置,所述投加裝置采用震動料斗向所述混合區(1)提供填加物。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P-MBR生化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區(1)設置有攪拌裝置(11)。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P-MBR生化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凝絮區(2)具有攪拌裝置(21)。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P-MBR生化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化反應區(3)具有曝氣系統。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P-MBR生化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區(4)設置有泥污回流回路(A),用于將所述沉降區(4)中的污泥經所述污泥回流回路(A)回流至所述吸附凝絮區(2)。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P-MBR生化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反應區(5)設置有泥污回流回路(B),用于將所述膜反應區(5)中的污泥經所述污泥回流回路(B)回流至所述吸附凝絮區(2)。
10.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P-MBR生化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區(4)和所述的膜反應區(5)設置有污泥排放回路,用于排放失去反應活力的填加物污泥。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P-MBR生化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化反應區(3)具有提升泵(31),用于將所述生化反應區(3)中所述的混合液提升流動至所述的沉降區(4)。
12.一種P-MBR生化處理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混合步驟:待處理的廢水首先進入混合區(1),投加的新鮮填加物投加到混合區(1);
凝絮反應步驟:所述混合區(1)的出水進入吸附凝絮區(2),在所述吸附凝絮區(2)將所述廢水與所述填加物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液;
生化反應步驟:所述吸附凝絮區(2)的所述混合液自流入生化反應區(3),在所述的生化反應區(3)內進行生化處理;
沉降步驟:所述的混合液經生化處理后進入沉降區(4),使所述混合液中吸附有雜質的填加物沉降,以與混合液中的清液分離;
膜過濾步驟:所述清液自流入膜反應區(5),經過濾后產生的凈水被抽出。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P-MBR生化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化反應區(3)的所述填加物的濃度不超過8000mg/l,且不小于1000mg/l。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P-MBR生化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步驟中所述混合液在所述沉降區(4)中的停留時間不超過2小時。
15.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P-MBR生化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液由所述生化反應區(3)進入所述的沉降區(4)的方式為泵提升。
16.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P-MBR生化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步驟中的所述混合區(1)中攪拌速度的速度梯度G為200-800S-。
17.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P-MBR生化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化反應步驟中的生化反應區(3)內進水的COD范圍在30-500mg/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新源國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新源國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8973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薄膜晶體管與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具有柵控結構的GaN異質結功率二極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