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線影像傳輸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389636.0 | 申請日: | 2012-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315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永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永堅 |
| 主分類號: | H04N5/225 | 分類號: | H04N5/225;G06F1/16;H04M1/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梁愛榮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 影像 傳輸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無線影像傳輸裝置,特別是指一種能夠將鏡頭本體與電子裝置分離及結合的結構,且利用該鏡頭本體的發射單元與電子裝置的接收單元進行無線影像傳輸,使得該鏡頭本體分離該電子裝置時,該電子裝置可無線接收該鏡頭本體所拍攝的影像。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市面上除了一般數字相機或攝影機可用于拍照或攝影,更有許多電子裝置(如:移動電話、智能型手機、平板計算機)亦會結合影像拍攝的功能。
然而,上述電子裝置,是在該電子裝置的機身本體內嵌固一鏡頭,通過該鏡頭提供拍攝影像,其缺失在于:
1.上述電子裝置雖然有設置鏡頭,但用戶必須拿著該電子裝置才能對焦拍攝,使得拍攝距離有限。
2.該鏡頭是固定在該電子產品,且與該電子產品內部的控制電路電性連接用以傳輸影像信號,該鏡頭無法從電子產品拆卸分離。
3.將鏡頭拆卸分離后無法獨立使用,且無法進行無線影像傳輸。
有鑒于此,本發明人乃潛心研思、設計組制,期能提供一種無線影像傳輸裝置,能夠將鏡頭本體與電子裝置分離及結合的結構,且利用該鏡頭本體的發射單元與電子裝置的接收單元進行無線影像傳輸,使得該鏡頭本體分離該電子裝置時,該電子裝置可無線接收該鏡頭本體所拍攝的影像,即為本發明所欲研創的創作動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線影像傳輸裝置,能夠將鏡頭本體與電子裝置分離及結合的結構,且利用該鏡頭本體的發射單元與電子裝置的接收單元進行無線影像傳輸,使得該鏡頭本體分離該電子裝置時,該電子裝置可無線接收該鏡頭本體所拍攝的影像。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為一種無線影像傳輸裝置,其包括:一鏡頭本體,提供結合一鏡片,且該鏡頭本體內包括一發射單元,該發射單元是包含一編碼器,該編碼器提供無線發射影像編碼信號,又該鏡頭本體一端設置一第一連接部;以及一電子裝置,包括一控制單元及一接收單元,該控制單元電性連接該接收單元,而該接收單元包含一譯碼器,該譯碼器提供無線接收該發射單元的影像編碼信號并轉換為影像譯碼信號,且將影像譯碼信號傳輸至該控制單元,又該電子裝置一端設有一第二連接部,該第二連接部是對應結合該鏡頭本體的第一連接部。由此,該鏡頭本體分離該電子裝置時,該電子裝置可無線接收該鏡頭本體所拍攝的影像。
附圖說明
圖1是為本發明的方塊示意圖。
圖2是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3是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組合示意圖。
圖4是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組合平面示意圖。
圖5是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鏡頭本體分離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6是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組合平面示意圖。
圖7是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組合平面示意圖。
圖8是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組合平面示意圖。
圖9是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組合平面示意圖。
圖10是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鏡頭本體
101鏡片
102發射單元
103編碼器
20電子裝置
201控制單元
202接收單元
203譯碼器
11第一連接部
111卡槽
112正負電極端
21第二連接部
211卡榫
212正負電極結合部
12第一連接部
121滑槽
122正電極卡槽部
123負電極卡槽部
22第二連接部
221滑軌
222正電極卡榫部
223負電極卡榫部
13第一連接部
131公螺紋
132正負電極端
23第二連接部
231母螺紋
232正負電極結合部
14第一連接部
141正電極部
142負電極螺紋部
24第二連接部
241正電極結合部
242負電極螺紋結合部
15第一連接部
151彈性扣片
152正負電極接頭
25第二連接部
251扣槽
252正負電極接頭結合部
253頂塊
30電源供應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永堅,未經陳永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8963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南洋楹林優樹快繁育苗技術
- 下一篇:一種黃金香柳水培扦插繁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