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電場方向平行于液晶層的光學器件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388647.7 | 申請日: | 2012-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903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宋曉龍;陳昭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和成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3 | 分類號: | G02F1/1333;C09K19/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9 | 代理人: | 甘玲 |
| 地址: | 21221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場 方向 平行 液晶 光學 器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了液晶顯示領域,特別涉及電場方向平行于液晶層的光學器件。同時涉及了應用于IPS模式的液晶組合物,特別涉及了應用于IPS模式的添加手性劑的液晶介質。
背景技術
近年來科研人員開發(fā)出了不同的液晶顯示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液晶顯示模式是TN(扭曲向列)模式、STN(超扭曲向列)模式、IPS(面內轉換)模式、OCB(光控雙折射)模式和PDLC(聚合分散式液晶)模式等。所有的這些模式都使用電場,其中,TN(扭曲向列)、STN(超扭曲向列)和OCB(光控雙折射)電場基本上垂直于基板,或者是垂直于液晶層,除這些模式外,也存在采用基本上平行于基板,或者是液晶層的電場的電光學模式,如IPS(面內轉換)模式。
傳統(tǒng)的液晶分子是以垂直和水平角度切換作為背光通過的方式,IPS(面內轉換)模式則將液晶分子改為水平旋轉切換作為背光通過的方式。不需要額外加補償膜,顯示視覺上對比度也很高。
IPS(面內轉換)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它的電極都在同一平面上,而不像其他液晶模式的電極是在上下兩面。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營造一個平面電場以驅使液晶分子橫向運動。這種電極結構對顯示效果有負面影響,當把電壓加到電極上后,靠近電極的液晶分子獲得較大的動力,迅速扭轉90°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遠離電極的上層液晶分子就無法獲得一樣的動力,運動較慢。只有增加驅動電壓才能讓遠離電極的液晶分子也獲得不小的動力。因此,IPS的驅動電壓較高,并且響應速度慢。
因此,在液晶顯示領域,急需要解決IPS模式驅動電壓較高,響應速度慢的問題。
從而,提供一種電場方向平行于液晶層的光學器件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IPS模式驅動電壓較高,響應速度慢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電場方向平行于液晶層的光學器件,其中,所述電場方向平行于液晶層的光學器件包括:上基板;下基板,所述下基板在所述上基板下方;以及液晶層,所述液晶層在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間,其中所述液晶層包括一種正性或負性液晶介質,所述液晶介質包括至少一種光學活性成分。
所述液晶介質至少包括一種通式Ⅰ的光學活性物質。
其中,
R1和R2彼此獨立的是F、Cl、Br、CN、SCN、SF5、1-30個碳原子的手性或非手性基團,其中,所述1-30個碳原子的手性或非手性基團可以是未經(jīng)取代或被F、Cl、Br或CN單取代或多取代,所述1-30個碳原子的手性或非手性基團中的一個或多個不相鄰的-CH2-可以獨立地被-O-、-S-、-NH-、-N(CH3)-、-CO-、-COO-、-OCO-、-OCO-O-、-S-CO-、-CO-S-、-CH=CH-或-C≡C-取代,其前提是氧原子不直接相連,所述1-30個碳原子的手性或非手性基團可以是含有一個或多個芳香環(huán)或脂肪環(huán)的手性基團,所述含有一個或多個芳香環(huán)或脂肪環(huán)的手性基團可以包括稠環(huán)或螺環(huán),并且可以含有一個或多個雜原子或可聚合的手性基團;
Z1、Z2彼此獨立的是-CF2O-、-OCF2-、-CF2S-、-SCF2-、-CH2CH2-、-CF2CH2-、-CH2CF2-、-CF2CF2-、-CF=CH-、-CH=CF-、-CF=CF-、-O-、-S-、-CO-、-COO-、-OCO-、-OCOO-、-CO-N(R3)-、-N(R3)-CO-、-CH2-、-OCH2-、-SCH2-、-CH2S-、-CH=CH-、-CF=CF-、-C≡C-、-CH=CH-COO-、-OCO-CH=CH–或單鍵,其中,R3是H或1-4個碳原子的烷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和成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江蘇和成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8864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